• 回播 |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学习宣传二十大暨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

    根据中宣部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一部署和省委宣传部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活动工作提示,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局联...

  • 排查重点人群 村医送药上门 湖北多措并举保障群众用药

    科学精准战疫情,当前,我省不少地方在为乡亲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积极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精准识别,在一些村里还有家庭医生上门诊疗、送药,确保所有患者能够及时就医。(...

  • 一块土地有了两份收入 葡萄树下种蔬菜一举两得

    俗话说冬闲人不闲,在武汉市汉南区湘口街亚非科技园内,那里的工作人员正抢抓时机,忙着种植越冬蔬菜。(垄上频道记者 朱梅 武晋冉 责编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制 田国英)

  • 从卖资源到卖品牌 南漳补强“香菇链”

    近年来,南漳县积极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擦亮南漳香菇的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农产品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转变。(湖北台 甘泉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南漳台 湛晓静 王成波 宋志轶 编辑 袁帅 ...

  • 六村乡亲同治一条河 共绘水清岸美新画卷

    为打造水清岸美的宜居环境,松滋市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联动2个镇6个村,共治共管一条河,让延岸村民从旁观者,变成河道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垄上频道记者 袁帅 胡...

  •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荆门乡亲冬修水利忙

    荆门市针对今年干旱暴露出的部分水利设施“蓄不住水,放不出水”的问题,对农村塘堰、泵站、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湖北台 王飞 毕然 沙洋台 王春蕾...

  • 传统地道技艺 “北新村”豆丝铺就乡亲致富路

    眼下,在武汉市黄陂区北新村,趁着天气好,当地村干部正组织村民们一起制作特色豆丝,近年来,当地通过品牌打造,把村里土货卖到了全国,备受市场欢迎,一起去了解下吧。(垄上频道记者...

  • 1月8日起快递停运?快递公司:别被忽悠

    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由于疫情原因,国家要求快递业在1月8日左右开始陆续停业”,甚至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全国物流春节放假停运时间表,引发大家的关注,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 山水复绿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刷新乡村颜值

    黄石大冶市是国内的矿冶名城,矿产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大量开采矿石,给这里留下了累累创伤,我们一同走进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看看当地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垄上频道记者 朱梅 武晋冉 ...

  • 脆甜多汁个头大 白马村马蹄迎开挖

    眼下,又到了马蹄开挖的季节。作为咸宁市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特色产业之一的马蹄,早已成为当地的一张亮眼的农业名片,连日来,白马村的田间地头里,一幅幅马蹄丰收的画面随处可见。(咸...

  • 跨省游近郊游双向回暖 湖北旅游市场迎来复苏

    2023年元旦,作为湖北省进一步完善优化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推行后的首个节假日,湖北各景区纷纷上新,迎接回暖的客流。(湖北台 编辑 袁帅 责编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制 田...

  • 抢鲜上市!鄂州“狮山菜薹”迎来头茬采摘期

    菜薹是人们冬季餐桌上的宠儿。日前,鄂州市首次引进种植的汉产食用型油菜新品种“狮山菜薹”迎来头茬收获、抢鲜上市。(鄂州台 汪安刚 编辑 李磊杰 责编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

  • 打造蔬菜产业链 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数九寒天,宜昌枝江市顾家店镇岩子河村的蔬菜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当地引进的新品种露地茄子进入了收获期,乡亲们正马不停蹄地采摘、装筐、打包。(记者 韩敏 曹丽萍 ...

  • 400多万盆多肉“安家”小山村 呆萌可爱远销东南亚

    在黄石大冶市大箕铺方至畈村,有一处与众不同的温室大棚,里面种的多肉植物,人见人爱。听说,这里养的多肉不仅颜值高,而且还卖到了国外。(记者 朱梅 武晋冉 通讯员 卫学平 程琪 编辑...

  • 腌鱼季到来 大个头鱼成俏销品

    岁末将至,年味渐浓,这个元旦假期,很多老乡都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随着腌鱼季到来,人们对淡水鱼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这不,我们的记者就去十堰的当地的市场了解了一下,看看当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