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汉直播卖柿子 最高一单卖出一千多

    一般的柿子采摘后,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脱除柿子本来的涩味之后才能品尝,而錾字石村出产的柿子却与众不同,从树上摘下来就可以吃,现在,村里的乡亲们正在通过直播卖柿子。(垄上频道 ...

  • 科创领航 农业科技成果结满荆楚大地田间地头

    10月28日下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省农业科教管理培训班。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年来,农业科教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垄上频道记者 刘杰航 马飞 通讯员 孔剑 ...

  • 加速游向市民餐桌 武汉蔡甸成功繁育10万尾长江刀鱼

    今年,武汉市蔡甸区又成功繁育了10万尾长江刀鱼,长江刀鱼正在加速“游”上百姓餐桌。(垄上频道记者 魏伟 黄羽欣 蔡甸台 吴亭 编辑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制 田国英)

  • 5000亩红薯采收忙 订单种植效益佳

    金秋十月,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丰收景象!在襄阳宜城市王集镇,5000亩红薯迎来了采收季,田间地头满载着红薯的车辆来来往往,乡亲们的脸上是藏都藏不住的丰收喜悦。(宜城台 邬玲玲 张...

  • 十年一遇!磁湖迎来首批越冬天鹅

    眼下正值深秋,鸟儿们开始选择栖息地越冬了。这不,就在前两天,黄石环磁湖胡家湾段迎来首批越冬的“贵客”。(黄石台 兰邵敏 叶登辉 闵佳瑜 编辑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制 田...

  • 全链条品控 荆州江陵国福香米香飘全国

    荆州市江陵县是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9万公顷,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当地一些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优化大米品质,打响大米品牌,全力打造“荆楚好粮...

  • 十年打磨 “一粒米” 新农人越挫越勇种出品牌好大米

    在襄阳南漳,有一位85后新农人,她放弃城市里的舒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深耕十载,她用汗水和智慧,用一颗“小米粒”闯出了一番“大天地”。(南漳台 王成波 宋志轶 襄阳台 周夏梦...

  • 中部农博会明日开幕 湖北农企抱团亮相

    2022年10月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将在长沙开幕,二十多家湖北农企将组团亮相,同时,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湖北优质农产品(柑橘)宣传推介暨产销对接活动也将在...

  • 猕猴桃采后“坐月子” “进补保暖”最关键

    眼下,全省各地的猕猴桃都已经采摘完毕,猕猴桃树的秋冬管理也要开始,今天的《益农好农技》,我们请武汉市农科院林果所的专家,来给大伙讲一讲猕猴桃树的秋冬季管理。(记者 袁勇攀 杨...

  • 科学播种稳来年产量 农技专家下田把“麦”开方

    小麦是湖北乡亲主要的秋播农作物之一,为提高明年夏粮产量,各地农技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播种。(襄州台 松滋台 编辑 邵一玲 主编 谢珊 编审 罗辉 监制 田国英)

  • 绿浪翻滚采收忙 嘉鱼茭白“鲜”销市场

    清风吹折碧,削玉如芳根。作为全国蔬菜保供基地,嘉鱼县的水田里早已飘出丰收的气息。在嘉鱼县陆溪镇界石村的一处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在忙着收获。(记者 石子 苏文龙 嘉鱼台 ...

  • 注入源头活水 云梦县“旱改水”改出丰收田

    进入秋冬季,全省各地都在对农田进行提档升级,确保藏粮于地。在孝感市云梦县,当地“旱改水”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记者 魏伟 黄羽欣 云梦台 编辑 邵一玲 主编 ...

  • 无沟化稻田虾-稻轮作技术

    无沟化稻田虾-稻轮作技术

  • 开足马力 武汉蔡甸晚稻抢晴机收忙

    金秋十月,各地晚稻进入收获期。在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道成片的稻田里,一串串金黄色的稻穗,颗颗饱满的稻谷,呈现出一幅幅喜人的秋收画卷。(蔡甸台 刘婷 辜子琦 吴亭 杨铭 编辑 宁博闻...

  • 连续高温少雨影响产量 秋茶上市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

    当季采摘的秋茶,迅速进入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环节,不到一周时间,新鲜出炉的秋茶就以红茶、青砖茶以及茶粉等茶产品进入市场,那今年湖北秋茶的品质和产量如何?市场端的价格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