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丑行,在戏曲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大家请看下面这幅照片,在“同光十三绝”这幅具有历史价值的群星图中,记录着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的名伶。其中刘赶三、杨鸣玉就是丑行。一个个诙谐幽默、灵动鲜活的丑角形象,为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在戏曲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丑角其实很可爱,他们插科打诨、举止乖张,素以刻画社会生活中各种各类的小人物见长,鼻梁上抹着“豆腐块儿”的小丑往台上一站,往往就能赢得满堂喝彩。
本期《戏码头》的角儿谈元就是一个80后的“丑角儿”,他生于1985年,1996年进入湖北省艺术学校学习京剧。2006年谈元拜朱世慧为师。
谈元虽然年轻,但艺术舞台上也是硕果累累:曾荣获中国戏剧全国小梅花金奖;湖北省戏曲戏剧新人新作大赛新人奖;CCTV梨园擂台赛优胜奖(一等奖);中国戏曲红梅金奖等。
命中注定 坚持不懈
谈元的学戏之路,还有着一段“误打误撞”的故事:
1996年,刚满11岁的谈元准备前往湖北省艺术学校学习声乐,可不巧那一年学校不招收声乐系的学生,而京剧系恰巧在招收新生。和家人商量了以后谈元决定去京剧系试一试。他将自己的才艺、特长展示一番后,获得了录取通知书,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进了京剧系。
( 图左为谈元“矮子功”造型)
起初,学戏之路并不顺利,谈元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面对京剧,他如同一张白纸,面对丑角,他更是觉得难上加难。上课总是跟不上进度,尤其是在练“矮子功”时,谈元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常常练完一天的功,连上厕所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没有退缩,因为选择了就要坚持!
直到2005年,谈元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他参加了cctv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并取得银牌的好成绩。一切仿佛都发生了改变,他对京剧更加的热爱和坚定了。
拜师学艺 情定丑角
2006年,他历经坎坷终于拜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为师。在十年的学艺生涯中,他也曾为丑角儿总是充当绿叶而抱怨过,但观看过朱世慧老师将丑角儿“反配为主”的经典大戏后,他深受启发。
恩师朱世慧
谈元意识到“丑角不振 国粹难兴”,愈发对丑角这片“绿叶”情有独钟。在朱世慧老师的教导下,谈元感受到京剧的博大精深,表演技艺也更加成熟。朱世慧老师的德艺双馨也让谈元理解了为什么朱世慧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丑”,正所谓学艺先学德,调整好心态后的谈元,在丑角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畅通。
爱好广泛、扎根京剧
作为一名85后,谈元的爱好十分广泛。业余时间喜欢拍电影、电视剧,演小品、唱歌。他说尝试多种表演形式,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舞台经验,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这些经历都有利于他在京剧舞台上更好的把握角色。
您还别说,有了戏曲的深厚功底,这唱起歌来真是不在话下,一起戳视频听听吧~
京剧虽尊为国粹,但也曾一度低迷。而丑角,作为京剧中的一个小众行当,更是常常得不到像生角和旦角那样的关注度。但不论面对怎样的质疑和忽视,谈元永远不会放弃京剧的舞台,正如他所说,京剧就是他的根。
本周日晚,来自湖北省京剧院的谈元将为大家带来“丑角扛大旗”的代表之作《徐九经升官记》。众所周知,这部戏是他的老师朱世慧的经典之作,让我们共同期待朱世慧的关门弟子谈元会有怎样的演绎吧~
(责任编辑:田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