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稻曲病、穗颈瘟流行趋势预报
一、流行趋势
预计今年我市中稻稻曲病流行趋势为4级(中等偏重发生),穗颈瘟流行趋势为3级(中等发生)、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
二、预报依据
1、田间菌源 稻曲病、穗颈瘟在我市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2、水稻品种 我市种植的中稻品种多为优质稻,对稻曲病抗病性普遍不强,易感稻瘟病的品种也占一定的比例。
3、气候条件 中稻抽穗扬花期田间小气候湿度较高,适宜的温湿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水稻,稻曲病、穗颈瘟流行风险高,此时若遇降雨,会明显加大上述两病的流行风险。
4、栽培管理 凡氮肥施用量大、施用期偏迟、田间断水迟、水稻密度大的田块利于发病。
三、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 对水稻稻曲病、穗颈瘟,应重在预防,最适的施药时间是在水稻破口前5~7天(水稻剑叶与倒二叶叶枕重合时)和水稻的齐穗期各施一次药,同时可兼治纹枯病。
2、选用药剂 每亩(667m2)选用15%井冈·蜡芽菌可溶粉剂50~70毫升、或10%井冈·丙环唑微乳剂20~40毫升、或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6~45毫升、或2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或40%氟环·稻瘟灵悬浮剂40~80毫升、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40~50毫升,兑水30~45公斤喷雾。对少数易感稻瘟病的品种,每亩(667m2)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60克进行预防;对已发生过叶瘟的田块,每亩(667m2)应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40%稻瘟灵乳油50毫升进行防治。
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我市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程度为5级(大发生),田间危害盛期为8月中下旬。
二、预报依据
1、田间虫情近期调查,玉米草地贪夜蛾有虫田块被害株率平均为12.3%,最高为34%,百株虫量平均为18.5头,最高为62头,个别田块百株卵量达16块。
2、种植结构 我市秋玉米种植较为零散,且多与夏玉米混栽,桥梁田块多,有利于草地贪夜蛾集中为害秋玉米。
3、作物长势目前我市秋玉米正处于苗期,生长嫩绿,非常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
4、气候条件 八月份气候条件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的定殖和发生为害。
三、防治意见
8月中下旬,重点抓好秋玉米的防治,在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适时采用应急化学防治,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
1、物理防控:田间放置高空灯或普通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或利用性诱剂(每亩放置1套)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
2、生物防治:抓住低龄幼虫期,每亩(667m2)选用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25~300克、或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0~60毫升、或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60~90毫升等生物农药喷施。
3、化学防治:抓住低龄幼虫防治最佳时期,在清晨及傍晚施药,对准玉米心叶和中上部喷雾,用水量要足。防治药剂建议每亩(667m2)选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30毫升、或10%甲维·虱螨脲悬浮剂20~30毫升、或18%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20~3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40毫升、或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虫量大的田块需间隔5~7天进行补施。
第三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我市第三代玉米螟发生程度为4级(中等偏重发生),卵孵盛期为8月13日~27日。
二、主要依据
1、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 8月2日在夏玉米田调查,第二代玉米螟化蛹率为41.6%,区域间发育进度不整齐;一般田块平均百株残存活虫量为24头,个别严重田块被害株率高达54%,百株残存活虫量达62头。
2、作物布局与长势 我市玉米多为插花种植,且同一片块中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混栽,“桥梁田”多,目前秋玉米处于苗期,迟播夏玉米处于抽雄期,较有利于第三代玉米螟为害。
3、气候条件 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降水偏少1~2成,气温偏高0.1~0.9℃,有利于第三代玉米螟的发生。
三、防治意见
今年第三代玉米螟将集中为害秋玉米和迟播夏玉米,可结合防治草地贪夜蛾“一药多治”,施药最佳时期为卵孵盛期(8月13日~27日)。建议每亩(667m2)选用16000IU/毫升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毫升,兑水30~45公斤,对准玉米中上部及心叶喷雾。
高温天气在田作物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8月份我市有阶段性高温干旱天气,强对流可能多发,极端高温将达到37℃以上。高温天气对我市在田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避免“高温热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水稻
当前我市中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抽穗期,再生稻头季处于灌浆结实期,为防范高温热害特别是干旱与高温热害叠加影响。可采取的措施:一是科学灌水。田间保持8~10厘米水层,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二是叶面喷肥。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增强水稻抗逆能力,减轻高温危害。三是防治病虫。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可与叶面肥混喷,做到“一药多治”、“一喷多防”,减少用工。
二、玉米
夏玉米防止“卡脖旱”,对处于大喇叭口期或已经抽雄散粉的玉米,要加强灌溉,谨防“晒花”;秋玉米要抗旱保苗,设法引水浇灌。主要措施:一是灌溉保墒。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及时浇水保湿。灌水后及时中耕、高培土,减少水分蒸发。二是叶面喷肥。可喷施腐植酸类抗旱剂和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溶液,降温增湿,提高抗旱性。三是防治病虫。注意加强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三、大豆
当前夏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高温会造成幼荚脱落、秕粒增多、粒重下降,干旱会使肥料不能有效供应,造成大豆早衰减产。主要措施:一是灌水抗旱。若连续10天以上未下雨、田间持水量低于65%,应及时浇水抗旱。灌水以浸润沟厢为宜,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二是叶面喷肥。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含钾、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减轻高温伤害,增强植株营养,提高抗逆性。三是防治病虫。重点防治大豆霜霉病、斜纹夜蛾、豆野螟等。
四、棉花
棉花处于花铃期,是一生中对肥水需求最旺盛的时期。高温会造成蕾铃脱落,干旱会使花铃肥不能有效供应,造成棉花早衰减产。主要措施:一是灌水抗旱。对中午棉株叶片出现萎蔫棉田,要及时浇水抗旱,灌后应中耕松土培蔸,破板保墒。二是补施桃肥。结合灌溉浇水及时补施桃肥,谨防功能叶早衰,每亩可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后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1~2次,防止早衰,增强后劲。三是防治病虫。重点防治红蜘蛛、盲蝽蟓、棉铃虫等。
五、蔬菜
夏季蔬菜生产易遭遇高温干旱、暴雨高湿、强光照等极端天气以及爆发性病虫害影响,主要措施:一是选择品种。要针对夏季气候特征,注重选择抗热小青菜、抗热白菜、耐热黄瓜等耐高温高湿、抗性强的品种。二是遮阳降温。利用大棚、小棚覆盖遮阳网搭建降温设施,遮阳网白天盖,晚上揭,晴天盖,雨天揭,防范强光灼伤幼苗。三是肥水管理。夏季高温蔬菜浇水要浇透,雾喷设施浇水要勤检查,防止表面湿度大,下层根部缺水。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以水调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叶面肥喷施适当减小浓度,增加用水量。四是病虫防治。要推行绿色综防技术,采取抗病虫品种、嫁接育苗、生物菌有机肥、高温闷棚等农业防治方法,应用防虫网、粘虫板、银光膜、性诱剂、害虫天敌、生物药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合理调整药剂浓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注意农药残留和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文章来源:仙桃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王艳平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