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会“感冒”吗?

在水产养殖当中,温差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温差在短时间内超过三摄氏度或者三摄氏度以上,鱼虾都会“感冒”,温差超过五摄氏度那就可能出现冻伤或死亡,特别是每一年的冬季,很多地方的养殖户都会因为水体温差太大,鱼虾出现大量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那如何来防止对虾的冻伤和感冒呢?

一、温度对虾类的影响

1、虾、鱼是变温的动物,体温随栖息地而变化,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当遇到天气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时,会促进虾体内的新陈代谢升高,因此,虾必须加强呼吸以便给身体补充溶解氧,使他们摄食更多的食物,消化过程也更快。然而,食物的消化量如此之多,而虾体内的消化酶量有限,因此很难像正常温度那样吸收食物当中全部营养,这意味着将消耗大量的食物,但吸收效率不高。

2、一项泰国卡塞萨尔特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平均12克的虾苗被养殖在盐度为25ppt密度为10尾/塑料罐中,食物的体重为3%,每天分为3次投喂,温度则分别保持在29摄氏度和33摄氏度两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33摄氏度的食物摄入量比29摄氏度要高出36.5%,两个温度水平(29摄氏度和33摄氏度)的对虾增长率相同。然而,在33摄氏度的温度下由于水质恶化,虾的存活率较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同时,由于存活率低使33摄氏度组具有最高的饲料转化系数(FCR).

3、虾体弯曲、肌肉浑浊:这种现象发生在白天从水中取出料台来检查虾的摄食情况时,料台中的虾会剧烈跳跃,如遇到高温,有些虾体会出现弯曲,一些肌肉会变得浑浊。当把料台放回池塘时,弯曲的虾体会因无法伸直而死亡。同时,当养殖户关闭所有增氧机,然后打开增氧机跑回来时,虾体弯曲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许多虾会跳到水面上,沿着池塘涌动。一些虾在浮出水面时,在接触空气时会发生身体弯曲变成白色肌肉。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午夜,虾达到10克/尾左右,养殖户不易发现,但在第二天就会发现池塘中有死虾,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更多是由于天气高温和池塘中有害藻类的生长。

4、早晚温差较大、剧烈降温对于虾的生存和生长是非常致命的伤害,每年的春冬季节也是水温最低的时候,虾类的体温随之降低。虾类是变温动物,体温又稍稍比水温要高一些。在白天水温升高,虾的体温随之升高;到了夜晚,水温又降低的非常快,虾的体温也就会随之降低,这样会导致虾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出现紊乱,免疫力下降。当虾体出现免疫力下降之后,会出现不吃料,反应迟钝,易产生冻伤和感冒,如遇到一些继发性的病原体,虾类就出现死亡。引发冻伤、感冒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水温过低,水位过浅,造成水温过低。

二、温度变化时,池塘的管理

1、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温的时候,为了减少池塘温度多高,需要保持池塘的水位在1.5米以上,透明度不超过35厘米,运行水面增氧机和底部增氧机减少温度分层,可以使用遮阳网来减少阳光照射的影响。当池塘水温高于30摄氏度(通常在中午)时,虾会吃得很厉害,排泄的很快,所以,无法吸收饲料中所有的营养,因此,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此外,在这个季节经常出现许多突如其来的雷雨,雨水会降低水温,减少溶解氧,导致PH值、碱性波动。因此,需要不断运行增氧机以避免温度、氧气等分层现象。在大雨时,可以安装水面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造成的分层和环境因素的波动。此外,在大雨时应停止投喂,因为虾此时很少吃料或不吃料,并且,在池塘岸边施用石灰以减少池塘PH值的波动。

2、寒冷季节:池塘水温一般在低位,此时虾一般吃得少,生长速度也慢

(1)养殖户,注意改善底质,比如采用氧化分解的底改产品;

(2)在水温低时,可以调整饲料投喂,可以降低饲料的粗蛋白,并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免疫多糖,增强体质,提高抗应激的能力;

(3)增加池塘的保温措施,比如:加深水位、搭建冬棚、使用加温设备。

三、总结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使用温度测量设备,以便自己及时了解池塘的温度,并且根据温度变化进行适当的饲料投喂管理,避免过量的投喂。


文章来源:养虾

责任编辑:张晓曼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