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硅藻养虾,却要在池塘中补充蓝藻?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平衡虾池中浮游植物的水流,可以防止弧菌的生长,其中就包括:副溶血性弧菌(EMS/AHPND的病原体)。 

一、养虾行业,最大的困扰,依然是疾病问题

疾病似乎已经成为养虾业,面临的永无止境的挑战。比如: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桃拉综合征(TSV)等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及弧菌病等细菌引起的疾病,都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另外,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急性肝胰脏坏死(AHPND)或称为早期死亡综合征(EMS)的病因,近年来引起养殖户的关注。

自2009年在中国养殖场首次出现AHPND以来,一直是养虾行业一个严重的威胁,此后,在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等几个东南亚国家也发现该疾病,导致每次疾病爆发后,虾产量都出现极限下降。

印尼是相对幸运的,因为在AHPND疾病爆发初期,没有受到疾病袭击,因此。养殖户可以向泰国和越南等邻国,学习如何避免和应对AHPND疾病。 

二、采取措施避免虾感染AHPND

养殖户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AHPND,首先是确保池塘所有来源必须可靠,特别是虾苗和引进的海水,都不含副溶血性弧菌。 

Charoen Pokphand (CP) Foods Thailand的虾类健康专家Prakan Chiarahkhongman,曾总结出避免AHPND出现的三个关键步骤:无疾病携带的虾苗、干净的水源和清洁池塘。据他介绍,这些步骤是EMS爆发后恢复生产的成功措施之一。

为防止EMS在印度尼有养虾区爆发,政府和综合公司,如Central Proteina Prima (CPP)和Japfa Comfeed Indonesia,同时提出了多项水产养殖措施来达到预防AHPND的目的,例如:①做好相关的准备和生物安全;②使用经过检测的种子;③监测水体、沉积物、虾粪便中的AHPND;④并且使用水体处理设备。

政府和个别公司也都积极进行监测,筛查并采取对策,例如:提高实验室检测AHPND的能力。

此外,一想到副溶血性弧菌会导致虾出现早期死亡,养殖户就不得不加倍努力,以确保他们的虾苗和进入的水源不受这些细菌的感染。养殖户现在已经开始在海水引入池塘之前,通过过滤、消毒等措施,直到他们确实海水中不含有副溶血性弧菌,才会引入池塘当中。同时,当地政府建议养殖户只在经过认证的孵化场选购虾苗,以保证他们的虾苗不含AHPND。

这些操作步骤,对严格执行的养殖户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然而,疾病预防是一项贯穿养殖过程的持续性工作,因此需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持续性的生物安全。

三、优化浮游植物水平,也可以达到抑制疾病的效果

在执行了上述的预防措施之后,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预防AHPN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使浮游植物保持在最佳水平,以达到抑制弧菌的生长。

根据印尼动物健康服务部CPP的虾类健康专家Heny Budi Utari的说法,除了生产氧气,以及作为食物链中的第一个生产者之外,浮游植物还在水体当中提供遮荫的地方,使虾苗感到舒适,并且获得健康。

虽然虾苗它们来自严格控制的孵化场,虾苗的健康状态也比较好,但是,如果环境让虾感觉不舒服,虾苗进入池塘时可能会受到压力,它们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减弱,这可能会被诸如弧菌等机会性病菌入侵。

因此,根据Heny Budi Utari的说法,浮游植物应在投放虾苗之前产生。

同时,这些浮游植物必须保持在最佳数量和最恰当的物种组成。浮游生物数量的激增或急剧下降会使其他水参数急剧波动,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大量死亡会导致弧菌迅速成长起来,同时还给虾带来压力,使弧菌容易感染对虾,并攻击它们的消化系统。 

根据她的观察,感染弧菌的虾只要迅速处理,就可以存活到收获。

感染弧菌病的迹象之一,是在池塘底部和中央排水口那里出现死虾,而且在出现死虾之前,浮游生物一定出现过急剧减少的情况。Utari说,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可以通过虹吸污系统吸收走底部污泥,并从蓄水池中添加新的水来确保水质的稳定,并且应该确保蓄水池水体当中,有益浮游植物应该占据优势。

同时,可以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以便尽量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残留量,以及粪便的增加。饲料中也可以添加益生菌,如: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或维生素C和其他免疫产品,来改善虾的健康。

之后,养殖户应该通过一些措施,来重新取得浮游植物的平衡,例如:添加肥料——如石灰石或白云石、发酵豆粕和硝化细菌,以保证水体条件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根据Utari的说法,如果浮游植物的平衡能够在3-7天内恢复,对虾就可以继续养殖,直到收获时间。甚至在弧菌感染之后,依然可以养殖出20尾/斤大小的虾。

Kamilia等人一项最新的研究也表明,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组成,对池塘生产力具有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浮游植物数量较多的池塘,比数量较少的池塘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在该研究中,高达220000 cells/ml的浮游植物密度,仍然显示出对养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野外,浮游植物的数量通常在500000到100万 ells/ml之间,而且。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越多样化,对弧菌生长的制约越大。

在最近,由印度尼西亚虾论坛(Forum Udang Indonesia/FUI)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上,资深养虾户Hardi Pitoyo也谈到了平衡浮游植物的重要性,来自硅藻和蓝藻(BGA)是他研究的两组浮游植物,但是他说,硅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是太容易死亡了,所以应该适当给虾塘补充蓝藻(BGA),但需要注意不能够让BGA占优势地位,因为它可能对虾产生毒性。

此外,Hardi Pitoyo补充说,池塘如果蓝藻(BGA)处在主要地位,可能造成水质的不稳定,因为这种浮游植物,可以适应很多极端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可以使用定向施肥、培藻,来恢复浮游植物的平衡。


文章来源:养虾

责任编辑:张晓曼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