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天气晴好,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村民李启付一大早就踏着还未消融的白雪来到药材基地。作为恩施富财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要与该镇政府指导组对接关于修建药材加工厂的用地申报事宜。
“计划建设电烤房6间、颗粒烤房4间。”李启付与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该镇人大主席黄大明兴奋地交流。此次修建的厂房预算投入300万元以上,计划占地约1000平方米。
“国土所、财政所、林业站等部门对前期选址进行指导。”
“药材加工厂建设是今年板桥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政府肯定会大力支持,你建设好了,会按照标准实施以奖代补。”
现场办公,一个个困难和问题得到解决,一项项措施落实了责任人。
“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干劲更足了。”李启付信心十足,承诺一定完成带动周边30户农户就业的目标。
在新田村太平河组,板桥镇烟草站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宣传烟草发展政策,鼓励农户发展烟草产业。
村民徐勇细细地算了一笔账:“烟叶种好了,每亩收入至少在3000元以上,加上种药材的收入,今年仅发展产业的收入预计就超过10万元……”本打算外出务工的他决定在发展白肋烟20余亩的同时,继续种植牛膝、党参等中药材。面对大好前景,徐勇充满期待。
目前,仅新田村今年准备种植烟叶的农户就超过40户,规模超150余亩,预计产值超过100万元,加上传统中药材发展规模的继续扩大,产业发展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抢抓恩施市旅游示范带建设机遇,遴选发展劲头足、联农带农强的市场主体,促进产业振兴项目迅速落地,对于板桥镇未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该镇党委书记赵林说,早宣传、早谋划、早落地,定要夺得产业发展“开门红”。
下一步,板桥镇还将围绕“土、硒、茶、凉、绿”五字做文章,强化政策扶持、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推动该镇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户增收。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赵映雪 张迅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