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育秧盘垫上“麻地膜” 早稻增产增效又环保

眼下正值早稻育秧时节,咸宁农业科技部门在赤壁市广泛推广“麻地膜”育秧技术,着力解决早稻机插育秧中遇到的难题,促进早稻生产提质增效。

连日来,赤壁市复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大棚外一片繁忙的春播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在育秧流水线上娴熟操作,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咸、赤农业科技部门工作人员细心在旁观摩指导。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今年工人们育秧时在秧盘底下放置了一张白色的薄膜,它是用麻类植物纤维研制而成的“麻地膜”,能很好的解决机插育秧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赤壁市复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徐玲玲:如果说根没有盘好的话秧是散的,拿在手上就不好插,影响机器效率,有漏苗的现象。使用“麻地膜”之后根盘得相当好,扦插效果也好,再就是产量的话有提高。

徐玲玲介绍,今年,合作社已购入麻地膜3万张,预计“麻地膜”育秧面积10亩,可栽插大田1000亩,主要为新店、神山和赤壁三个乡镇的农户做好育秧服务。

赤壁市赤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祚华:今年我镇春耕早稻面积5200余亩,在市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大力推广“麻地膜”育秧技术,促进早稻生产提质增效。

10多年前,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麻育秧膜,这项技术首先在咸宁试验推广。当前,咸宁农业科技部门正在赤壁市大力开展“科技闹春耕”活动中大力推广该技术,推进早稻扩面、增产、提质,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瞿和平:由于在早稻扦插过程当中,提高了扦插的效率,减少了用工,然后基本苗也很足,所以这个早稻的产量就自然而然得到提高。节本增效下来,大约每一亩要增加100元左右利润。


文章来源:赤壁融媒体记者 肖天胜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