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地昔日“脏乱差”蜕变成网红打卡地

去年起,武汉市积极落实全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工作部署,提出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的40余个街道(乡镇)建成区为主要对象,打造一批舒适宜居、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

今年第一次双月考核评分中,蔡甸区、新洲区在“擦亮小城镇”活动中工作开展较好。极目新闻记者近日走进蔡甸区、新洲区的亮点街镇,了解在工作中的特色做法。

蔡甸区

五次考评中

有四次评分最高

“棚拆了,路宽了,房前屋面也重新翻修,简直大变样!”13日,蔡甸区索河街石山二街,65岁村民张大爷指着家门口的路乐开了花。难以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破窄街”:道路狭窄、电线凌乱,小摊小贩占据路中间。

记者在索河街道路看到,沿街房屋商铺整洁划一,柏油路面宽阔通达,路边间隔穿插街角公园,村民正在惬意漫步。

索河街工委副书记向彬说,去年4月,索河街编制的集镇控规在全区首个被纳入“全市规划管理一张图”,以“七补齐”为主要内容,组织部署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8470万元。到现阶段,基础设施升级优化仍是重点。

据介绍,行动至今,索河街累计清理拆除破旧雨篷、遮阳棚239个、近3600平方米,完成了索河和石山等2处集镇,约4.5千米长的8条道路改造工作,以及5500米排水管网铺设、2800米弱电入地迁改等,深受好评。

与索河街一样,同处蔡甸西部的侏儒山街,一场“湖清道净”的改变悄然进行。侏儒山街铁炉村蟹子湖,此前常年淤积,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现象比比皆是。

去年5月,侏儒山街道城建办开展蟹子湖周边整治工程。侏儒山街办副主任孔明介绍,街道组织精干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谈规划、谈情怀、谈群众切身利益。经过10个月努力,湖底1.62万立方米淤泥全部清理,1.3千米的环湖步道修建完成,居民占湖建筑悉数拆除,且无一例投诉上访。

两处的“蝶变”之旅,是蔡甸“擦亮小城镇”工作的缩影。据悉,该区“擦亮小城镇”项目库(2020-2022年)共52个项目,区住建局牵头部门、街道(乡镇)成立专班,在武汉市城建局组织的5次“擦亮小城镇”双月考评中,曾在4次考核评分最高。接下来,区住建局将发挥牵头作用,督促各街道、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促进前期项目尽早开工,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新洲区

多方筹资

鼓舞街镇建设热情

14日,来到新洲区旧街街三庙河河畔,绿柳垂荫清雅秀丽,河流清澈,整洁的亲水木栈道,红色健身步道......宛如一幅生态画卷。

这是旧街街花朝大桥至庆福寺沿线“一河两岸”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焕然一新的有力见证。

旧街街有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全长1000余米,改造总面积7000平方米,于去年6月启动、年底完工。改造后,昔日脏乱狭窄的三庙河变成了一座具有文化生态活力的亲水公园,接下来将在此开展文化长廊建设,与问津文化广场相互交融,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同样的“美颜”,在新洲区辛冲街内呈现。如今,走在辛冲街主要道口,10余栋连片居民楼的旧墙上有一幅幅山水画,画中油菜花海、乡野民居、丰收图景等元素,凸显乡村魅力。而在辛冲街曹城湖体育公园(儿童公园),正在进行场平,其他项目正推进中,今后公园内将有篮球场等健身设施,让居民有休闲娱乐去处。

辛冲街擦亮小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洪传明说,如今辛冲街主要道口,成为进入问津大道和新洲主城区的亮丽名片。

自“擦亮小城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洲区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区住建局作为牵头单位,在资金有限情况下,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各级资金支持。今年,在武汉市城建局支持下,新洲区申报“擦亮小城镇”创建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2.96亿元,其中获批市补资金1.04亿元。推进中,区住建局从项目策划、包装入手,聘请专业团队,按照“一镇一品”要求,指导服务街镇将本地特色与擦亮小城镇相融合,建成一批亮点工程。

新洲区住建局村镇科科长商艳生介绍,目前,已有11个项目完工,完工率达44%,其他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实施。还在落实区级配套资金的同时,对未纳入市补计划的“擦亮小城镇”创建项目,由区级村镇建设奖补资金单独列支,按比例奖补,进一步缓解各街镇建设资金压力,鼓舞各相关街镇建设热情。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马清妮 通讯员 武建

责任编辑:邵一玲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