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临近端午节,家住黄冈红安县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的王昌月十分高兴,这两年来,他在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的广场租赁了一个游乐园,每当节假日前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最高收入达到2000多元以上。
王昌月今年61岁,是红安县城关镇云台山村4组村民,对于当地的发展,他感受颇深,他常常对周边人说:“要感谢政府的招商引资,引进红安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落户到我们村,让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了!”
村里和他一同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有二组吴乐新一组的喻卫学等30多人。
今年39岁的吴乐新自已购买了挖机、运输车,常年聘请5人,专程服务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的建设,一年下来,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90后喻卫学同样也购买了挖机、反铲、运输车,而且还翻修了房屋,并带动3户脱贫户一起务工,自己的小孩节假日在景区帮妈妈照看摊子,日收入也有200多元。
据介绍,云台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垸,位于县城发展大道上。村里潭头岗垸有著名的黄安战役前线指挥所旧址,还有落户于该村、总投资22亿元的红安县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集旅游、休闲、研学、康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旅康养项目,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游客超过50万人。
“几年来,我们村两委以‘店小二’的精神,责任上肩,围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征补工作,推动钓鱼台文旅康养项目,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云台山村支部书记周中林介绍。
近年来,在村两委和县供销合作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努力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其中,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红色旅游、休闲、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这几年我们积极挖掘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宣传好潭头岗垸著名黄安战役前线指挥所旧址,同时还组织村里5支乡土文艺队开展‘巾帼喜迎二十大、云台浓情端午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红安县供销合作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红林高兴地说。
文章来源:荆楚网记者 陶辉 通讯员 毛红平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