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至端午,粽叶飘香,龙舟竞发。6月3日,在荆州石首市东升镇新港口村,当地村民举办了赛龙舟、舞龙、鼓舞和打陀螺等主题活动,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天一大早,当地村民就相聚在新港口村河边。龙舟竞渡前,当地村民依照传统习俗举行了仪式感隆重的祭祀仪式,以祈愿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表达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望。
据悉,今年是该村第四次举办端午龙舟节活动。为了开展此次龙舟比赛,当地组织了多支代表队,他们都是喜欢龙舟运动的当地村民自发组建而成。
鼓声阵阵,龙舟竞渡。随着指令长一声令下,鼓声响起,参赛的三支龙舟冲出起点。跟随鼓声的节奏和岸上群众的呐喊声,参赛队员奋力挥桨,劈波斩浪,三支龙舟争先恐后,奋力冲向终点。
精彩的比赛吸引了游客和当地村民争相观赏,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和手机,记录龙舟竞渡的精彩瞬间。不少当地的网络主播还专程赶来“蹭热点”,通过直播镜头推介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
“端午节赛龙舟很有仪式感,专程赶来观看比赛。”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儿时的民俗记忆再次浮现在眼前,让人回味无穷。
民俗专家介绍,端午节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而龙舟竞渡则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当时,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紧密相关,当地人将赛龙舟赋予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寓意。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他便成为端午的代表,二者密不可分。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表达对屈原品格和精神的敬仰。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新港口村致力于打造民俗文化村,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和河湖港汊的地理区位优势,当地将端午节赛龙舟列为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与此同时,当地还组织开展舞龙、鼓舞、打陀螺等民俗表演活动,以丰富民俗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当地村民广泛参与,并以此撬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张红芳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