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宽仅150米,长江嘉鱼水道临时变“单行线”

9月2日17时30分开始,受航宽和水深限制,长江嘉鱼水道中的9公里航段变成单行线:每日7时30分至17时30分,船舶只能下行;每日17时30分至次日7时30分,船舶只能上行,解除单向通行限制,有待水位恢复情况。 长江湖北嘉鱼水道,九曲回肠,全长19公里,历来淤积严重,是船员朋友们在枯水期熟悉又害怕的“肠梗阻”水域,受三个矶头岸型交错影响,一至三矶头航道被挤成“S”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舵手,行经于此,也会将“小心驶得万年船”挂在心间。

武汉海事局咸宁海事处石矶头执法大队队长祁治国介绍,此次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的是嘉鱼水道最浅最险最弯的航段,位于一矶头至三矶头(长江中游里程137公里至128公里),长9公里。

往年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一般都在冬月间,今年9月初就变成单行线,为何?

祁治国解释,今年枯水期比以往提前了数月,目前长江正处于枯水期,根据航道部门提供的数据,此管制航道内航宽仅150米、维护水深4.5米,每艘船船宽一般不超30米,大型油拖船队船宽会达到50米,最大船舶船长达130米,再综合考虑S型航道特点,上下船舶相遇,无法安全会让,而且预计水位还将继续下降,所以紧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上行船舶多在夜间行船,下行船舶在白天行船,这种安排有何讲究?

祁治国告诉记者,夜间行船视线不好,如果安排下行船舶,随着水流推动,万一遇到障碍物,操控难,行船风险较大,因此白天安排的是单线下行;上行船舶夜间行驶,有水的阻力作用,好操控,遇到险情可及时抛锚,稳住事态。

目前航道已变单行线,一旦船舶发生超吃水搁浅,那长江航道就会有断点。为此,海事执法部门在上下游各设置一道船舶吃水核查线,分别对上下水船舶吃水核查,确保船舶留足富余水深,从源头上杜绝超吃水船舶搁浅事故。

祁治国提醒船方,根据目前维护水深,载重量在5000吨以下的船舶,一般可安全通过管制水域,一旦核查出超吃水,立即现场减载,因此船方务必严格按照维护水深装载货物。

单向通行,由海事执法部门点名放行。祁治国说,对超宽超大船舶,现场会再次特别提醒走航道中央,小心慢行;对运输粮煤油气等重点物资船舶,将优先放行,保障长江航运这条物流运输大动脉的安全和畅通。

从9月2日17时30分实行交通管制以来,截至3日17时30分,下行通过嘉鱼水道的船舶220艘,上行船舶160艘。

根据长江海事局发布的《长江干线8月安全形势通报及9月份航行注意事项》,8月长江干线发生3件船舶吃水超航道维护水深导致的搁浅事故,各航运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全面收集航道维护水深信息,指导所属船舶合理装货,按要求留足富余水深;9月份,长江上游局部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中下游因上游水库蓄水和旱情持续的影响,整体水位仍偏低,长江干线航道、通航环境变化大,事故风险仍然较高。各航运公司、船舶要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收集水文、气象信息及安全预警信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通讯员 张冉 吴爱玲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