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宜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宜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相关情况。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高杰介绍,宜昌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被誉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江豚长期安居宜昌,由2015年的5头增加到23头。
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过程中,宜昌环保部门将把打造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新样板作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岸线生态修复、十年禁渔等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打造长江大保护“升级版”,确保长江干流及一级支流达到Ⅱ类水体标准。深度聚焦PM2.5和O₃污染协同控制、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大力实施工业源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全面提升扬尘源精细化管控水平,着力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以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加强土壤风险管控,确保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安全。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增强生态环境政策与能源产业政策协同性,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严控矿产资源无序开发和“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1+N”方案,统筹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抓好低碳试点示范创建。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光伏碳减排、沼气碳减排产品。加快“风光水储”一体化,推进“电化长江”“氢化长江”示范应用和配套产业发展。
深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加快推进磷石膏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立法,继续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举措,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实打实、硬碰硬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环境信访问题;以环百里荒试验区为重点,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积极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争取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积极推动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治理及产业融合绿色发展EOD项目,建好守牢三峡生态屏障,力争在今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引导全社会共同缔造、做美滨江,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 雷巍巍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