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 鱼满仓 | 智慧养鱼新模式 开启致富“加速度”

湖北博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鱼养出了新花样,他们采用高密度、高围池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巧用“圆桶”来养鱼,不仅每亩产值翻番,还探索出了一条智慧养鱼的新路子。

养鱼离不开鱼塘、鱼池,可在团风县马曹庙镇的湖北博纳水产养殖基地里,记者却发现一大片鱼塘里没有常见的养鱼设施,也没看到鱼的动静。

“我们的鱼养在岸上!”基地技术员曾宪华神秘一笑,他领着记者走进基地的一个塑料大棚,引入眼帘的是24个巨型蓝色铁皮大桶,走近一看,“桶”里全是活泼乱跳的鱼。

(基地技术员曾宪华)

曾宪华告诉记者,蓝色大圆桶有个专业的名字叫“陆基圆池”,高约1.3米,直径10米,容积90立方,可容纳6000条2、3两大的鱼苗,采用这种养殖方式,一年四季都能养鱼,一个桶的产量就相当于传统养殖一亩水面的产量。

团风县马曹庙镇水资源丰富,是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地。博纳水产公司负责人王细南介绍说,立体循环养殖技术改变了传统养鱼方式,能够实现绿色转型。为了将陆基高效养鱼模式引入湖北,王细南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专程到广东考察,并在2021年落户百福寺村,流转100亩土地打造湖北智慧养鱼先行试验地。

湖北博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细南 (左一)

“大圆桶”装满“黑科技”

记者看到,圆桶上部有两个进水口“哗哗”不停地往池内注水,奇妙的是陆基圆池不满不溢。“秘密在大桶底部。”曾宪华笑着揭开谜底,圆桶型鱼池底部为锥体结构,里面铺设蓝色防渗帆布,底部的“鱼马桶”,能自动收集鱼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尾水则不间断地通过排污管道排出。

圆桶盖上大棚,鱼儿好比住上冬暖夏凉的“别墅”。圆桶顶部的大棚和隔热层起到控温作用,在冬季也能养鱼,所有水池都采用集中供氧方式,并单独配有温控和循环供水系统,鱼儿能不间断地进行“有氧运动”。曾宪华笑着说,有了供氧系统和供水系统的双保险,24个圆桶的产量稳定在20万斤左右,产值达300多万元。

生态循环养鱼模式无污染、零排放,也让百福寺村不再担心养鱼会造成环境污染。百福寺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明高兴地告诉记者,高科技养鱼,彻底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环保难题,老百姓也拍手称赞。

(百福寺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明)

特色养殖项目落户后,不仅为百福寺村5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集体每年也增收6万元。百福寺村村民王玉华现在是基地的养殖员,他舀起一大瓢鱼食撒进“大圆桶”,无数条鱼儿从水中跃起,争相抢食。王玉华说,新模式养鱼,喂料省力,巡塘方便,捕鱼轻松。

今年,博纳水产二期项目正加速推进,将新增陆基圆池24个,计划引进新品种,养殖20万尾鮰鱼。同时,公司将与正大集团合作开展鱼类产品深加工。


来源:长江云

编辑:李婉莹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