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号,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首届武汉市水产种业发展论坛在2023武汉种业博览会淡水渔业分会场——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内举行。
首届武汉市水产种业发展论坛以“水产之‘芯’ 农创先行”为主题,活动现场,大咖云集, 各科研单位的教授依次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相关单位在活动现场对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展示和发布。
活动现场,除了发布11个水产新品种之外,还发布了一项首次亮相并与水产养殖及养殖户息息相关的关键技术——全数字化水产种苗孵化。
据了解,该技术对我国水产养殖面临的水环境恶化、智能化低及养殖方式可持续化发展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最直接的优势是可以在根据不同鱼种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最适宜的环境参数,让鱼苗养殖像制造芯片一样精准高效。相比传统的孵化养殖方式,该技术可以节省90%的用水量,提高30%的鱼苗产量,降低70%的人工成本。
据悉,截止目前,该项技术已累计获得9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种博会上发布的数码渔桶是该研发团队的第五代产品。该系列的最大特点是基于全国产自主的芯片技术,并突破了以虹鳟为代表的冷水鱼种苗在工厂化循环水场景下的孵化瓶颈。取得了存活率超过85%骄人成绩,同时也创造了全养殖周期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养殖记录。
该技术在活动现场首次亮相便引起水产相关部门和各传统水产养殖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兴趣。据悉,研发并发布该项技术的团队来自武汉· 光谷,是一家致力于农业数字化技术服务的创新型公司——大场科技,其核心产品是专为水产养殖打造的全数字化产品:数码渔桶。
该团队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本次种博会的窗口效应,紧跟省市政府各级领导的指引,借助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平台的强大支持,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为促进我国水产种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该技术了解请搜索“大场科技”公众号
来源:大场科技
编辑:邵一玲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