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
湖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根据淡水养殖气象服务中心预测,9月份,湖北省平均气温22.4℃~23.9℃,大部正常或偏高1℃以内。此时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生长,鱼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将有所下降。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病情预测
9月份,湖北省水产养殖多发疾病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河蟹颤抖病、河蟹黑鳃病、鳖溃烂病。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团头鲂、鲢、鳙、黄鳝、鳜、加州鲈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历年来对湖北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湖北省各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2、烂鳃病: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是一种较常见鱼病。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应引起各养殖区域的重视。
3、 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鲫、团头鲂、黄鳝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流行。
4、 河蟹颤抖病: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洪湖、汉川等河蟹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5、 河蟹黑鳃病:轻度感染时,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感染时,病蟹鳃丝全部为黑色,且发生烂鳃现象。洪湖、汉川等河蟹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6、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水温20℃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在温室养殖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稚鳖、幼鳖至成鳖均易感染。一旦发病,持续期长,危害较大。湖北省公安、应城、京山等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二、防控措施
1、定期消毒。定期使用国标渔药含氯或含碘消毒剂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间隔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环境。养殖期间,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力。保证饲料新鲜,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进食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在饲料中加入Vc等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抵抗力。
3、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药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国标渔药抗生素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成药(如三黄散、大黄末)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4、 病毒病重在预防,要合理调控水质,适当减少水体载鱼量。外泼国标渔药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内服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等,有一定控制和治疗效果。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编辑:李金霞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