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鄂城区花湖镇白龙村集体流转试种的400余亩高粱喜获丰收。火红的高粱在万里晴空下分外喜人,趁着天气晴好,收割机正忙着在地里收割高粱,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花湖镇坚持将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白龙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政策号召,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用于开荒。白龙村党支书记谢英炳介绍道,土地清表只是第一步,重点在于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化零散土地为统一规划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
白龙村将已开荒的500亩撂荒地集中流转给湖北洽好有限公司种植高粱、小麦等季节性农作物,由湖北洽好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然后向农户支付租金。“目前种植高粱400亩,分布在阮家新屋、邓家湾、纪家、陈家细屋、毛周家、余家等湾组,亩产400斤。”湖北洽好有限公司法人徐祖军说。
高粱种植产业正成为花湖镇白龙村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思路,种植前期与贵州签订销售合同,以“订单模式”种植的红高粱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精准与市场对接,惠及当地村民,坚定了村民种粮的信心。“家里人都外出工作了,我一个人在家就是想种地也难有力气打理。现在政府号召开荒种粮,村里统一规划组织,有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大家伙儿一起干,有事干,有钱赚。这高粱地红了,不仅美了环境也鼓了钱包。”村民陈内军说道。
目前已带动附近20人村民就业,第二年起支付租金240元/亩,后续在240元/亩的基础上以每年递升10元/亩向农户支付租金。“今后,我们既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谢书记说。
现如今,花湖乡村的日子,就像那遍地的红高粱,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儿。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江帆
编辑:方茹菲
主编:纪晶
编审:何聆溪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