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近年来十堰市大力发展设施渔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春节期间,丹江口市石鼓镇的一场鱼头王宴活动热闹举行,村里大厨精心制作的一道道鲜鱼佳肴陆续上桌。石鼓镇镇长熊欣介绍,这些菜是由鱼的不同部位分别制作,也是当地年夜饭上的传统鱼菜,寓意年年有余,蒸蒸日上。
当地村民说,这些鱼都是在岸上养殖的。在一家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拉网起鱼。丹江口市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军涛介绍,合作社一年能产2万余斤鲜鱼,主要销往北京等地,由于水好,产出来的鱼,鲜、细、嫩,入口即化,很受北京市民欢迎。
丹江口市有“中国水都”之称,是湖北省26个特色水产大县之一,2014年底,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成为了北方的水源地,为了守护好这口“井”,当地取消了传统的网箱养鱼。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登全介绍,水质要保证,产业也要发展,为了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舍弃了大水面养殖方式。为了帮助上岸渔民谋出路,当地政府先后组织退捕渔民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参与设施渔业建设。丹江口市水产服务中心副主任舒刚介绍,丹江口市2023年启动建设了设施渔业基地五处,总投资额达7.55亿元,水产养殖规模新增12万立方米,已累计达到30.5万立方米。
截至目前,十堰市设施渔业规模已经占到湖北省的四分之一。2023年,十堰市设施渔业水产品产量增幅超过了50%。实现了水质保护与产业发展同步提升。十堰市水产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袁成介绍,2023年十堰市设施渔业发展迅猛,陆基设施渔业基地已经发展到126家,十堰市设施渔业水产品产量达到1.82万吨,同比增长51.12%。预计到2025年,十堰市设施渔业基地规模达到300万立方米,水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渔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
来源 | 十堰广播电视台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纪晶
监制 | 田国英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