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称中厄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协定生效后,厄产的香蕉、白虾、鱼、鱼油、鲜花和干花、可可和咖啡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关税将从目前的5%~20%逐步降至零。
关税的降低也意味着厄瓜多尔进口虾的价格还有下降空间。随着出虾旺季来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很可能继续调整,国内虾价或受影响。
厄瓜多尔白虾进口量增价跌
目前,厄瓜多尔是中国最大的白虾进口来源国。根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从厄瓜多尔进口了69.7万吨冷冻暖水虾,同比增长23%,进口额稳定在35.5亿美元左右,平均进口单价下跌19%至5.09美元/kg。而2023年中国共进口以南美白对虾、黑虎虾为主的冷冻暖水虾98.7万吨,意味着从厄瓜多尔进口的白虾就占据了近七成。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白虾进口量为23.3万吨,其中厄瓜多尔白虾进口量到达17.0万吨,占2024年第一季度总进口量的73%。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樊旭兵表示,国内的白虾消费主要分为冻虾和活虾两部分。冻虾主要被进口的厄瓜多尔白虾占据。中国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白虾养殖国家之一。这两年,进口的虾把冷冻虾市场基本抢走了,目前国产的白虾基本限于活虾消费,沿海地区是活虾的主要消费市场。
随着中厄自贸协定的生效,进口厄瓜多尔白虾必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市场。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表示,伴随关税减让等举措,厄瓜多尔农产品、海产品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更广阔的消费空间。厄瓜多尔自中国进口产品的成本将降低,这将促进两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完善、升级。伴随关税、投资措施等方面的利好,预计更多中国企业将布局厄瓜多尔市场,这为双方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不过,当前厄瓜多尔白虾的行情并不景气。樊旭兵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起到今年一季度,由于市场购买力不行,所以现在进口的厄瓜多尔白虾价格和数量上都在下跌。”
据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商会(CNA)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厄虾出口总量为27.24万吨,同比下降8%;出口额约13.5亿美元,同比下降17%;均价4.94美元/kg,同比下跌10%。
其中,中国市场的出口量显著下降,一季度销量为13.89万吨,同比下降27%,出口额同比下降38%至6.23亿美元,平均价格下跌15%至4.49美元/kg。
除消费需求减弱的原因外,进口量下滑还与国内市场厄瓜多尔白虾处于高库存状态有关。
樊旭兵表示,“厄瓜多尔白虾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去年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由于美国市场减弱,厄瓜多尔白虾都倾销到了中国,价格也越来越低,进口商购买后却卖不出去,慢慢就变成了库存留在国内。”
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下滑,厄瓜多尔虾供给过剩的状况被进一步放大,价格大幅下跌严重挤压了养殖户利润率,厄瓜多尔虾养殖业也正面临危机。
那么中厄自贸协定生效后,能否拉动厄瓜多尔向中国市场出口量的增长?
樊旭兵表示,“厄瓜多尔降关税这件事本身是个好消息,但这个消息的刺激力度已经很小了,本身关税已经很低,现在的时机也不理想,我觉得影响有限。”
国内对虾养殖利润锐减
目前,国内养殖白虾的行情不太乐观。
国内对虾养殖业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市场问题,养殖利润的大幅减少,进而引起了投苗积极性弱、生产策略调整、养殖模式优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南美白对虾为例,2023年4月底,30条规格售价30~35元/斤;而2024年4月底,相同30条规格仅有20~23元/斤,与去年同期价格下降近10元/斤。
国内虾价的下跌受多种因素影响,海外进口虾自然也是其一。大量价格低廉的进口虾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虾价造成冲击,加工厂减少收储国产虾就是最明显的佐证。
对于国产养殖而言,樊旭兵认为,厄瓜多尔养殖成本比中国的养殖成本低,国际运费不高,降低进口厄瓜多尔白虾关税会对国内养殖产生很大影响。
当前市场环境下,厄瓜多尔白虾行情的不景气也使得相关水产公司受到影响。国内最大的对虾加工销售企业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09亿元,与上年同比减少4.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大幅增加。
“受国内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公司存货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主营业务毛利水平同步下降,美国全资子公司SSC出现较大亏损。”国联水产在年报中说。
当然,进口冻虾同样也感受到国内对虾的竞争力,尤其是持续增长的小棚养殖给进口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些年,中国对虾养殖业一直蓬勃发展,小棚虾的崛起更是助推产业驶入快速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养虾业也面临着全球竞争。
来源 | 界面新闻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监制 | 田国英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