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做好肥鱼大文章 打造美食“国际范”

今年来,为打造美食“国际范”,持续擦亮“肥鱼美食地标城市”金字招牌,宜昌市水产站重点开展肥鱼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积极拓宽肥鱼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宜昌肥鱼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01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技术标准。

为解决同质化、低质化、低收益问题,提高肥鱼品质价值,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开展肥鱼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对不同养殖阶段、不同暂养模式下的各试验组肥鱼随机抽样共600尾,对其形态指标、生长指标、营养指标、肌肉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肥鱼质量评价数字化模型和多维度高品质长吻鮠评价标准,形成《长吻鮠暂养提质技术规范》,该标准已作为省级地方标准立项。

02强化示范推广,促进提质增效。

宜昌市水产站与长阳自治县肖洞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黎维大鲵养殖有限公司2家水产主体合作,开展肥鱼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试验示范,指导长阳自治县汇合贤汀、肖洞岩、黎维大鲵及枝江市康益等肥鱼养殖主体暂养提质技术,推动肥鱼道地食材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肥鱼养殖基地优化放养模式、构建草型清水态养殖水体。预计今年宜昌道地食材示范基地高品质肥鱼产量可达3000吨。

03强化品牌效应,打造链式效益。

宜昌市水产站持续做好“宜昌肥鱼”品牌建设,指导养殖主体开展宜昌肥鱼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申报工作,做好宜昌肥鱼IP形象,规范宜昌肥鱼品牌的使用。指导成立宜昌市肥鱼协会,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及展会、第二届“宜昌肥鱼节”,充分发挥协会影响力。推进宜昌肥鱼数智化产业基地建设,以肥鱼种苗培育、养殖销售、科普研学、肥鱼文化、药膳肥鱼等为核心,实现宜昌市肥鱼产业链式发展。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编辑 | 吴霜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