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水肥一体化技术及相关装备将迎来绝佳发展机遇。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实现农业节水节肥、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与传统灌溉施肥方法相比,水肥一体化可节水20%以上,节肥30%左右,减少水肥管理人工成本50%以上,亩增产20%左右,是破解传统大水漫灌和盲目施肥导致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及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为搭上政策“顺风车”,相关机构及企业应加快研发推广高性能系列装备,研发推广适合各类水肥一体化特别是滴灌和微喷灌施用的新型优质水溶肥料,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灌溉施肥方案,优化集成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地力条件、不同目标产量的技术规程,夯实水肥一体化基础。
同时,还应加快推动水肥一体化老旧设备设施更新换代,支持配置自动化智能水肥一体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把水肥一体化作为重点,将基础设施建设到田间地头,确保设施设备完备可用。
据了解,目前各地已经高度重视水肥一体化。山东省明确,全省每年发展粮油作物水肥一体化面积300万亩以上,力争到2030年达到2000万亩以上,带动粮油生产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河北省成功研发出地下膜调控润灌系统,同现有大田节灌设施技术配套应用,形成了成熟的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大田灌溉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灌溉水肥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省水资源高效用水和农业节水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今年将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种植技术,确保粮食产量达到297.1亿斤、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