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上升,短期需求利好支撑下,现货价格窄幅波动。
国元期货研究表示,2025年上半年是产能恢复兑现期,理论产能环比增长,加之近期标肥价差持续收窄,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较高。前期压栏、二育猪源后置的供给也在逐步释放,进一步加大短期供给压力。需求端上,临近清明,需求有所恢复,不过季节性淡季下,需求回升缓慢,且节后需求将惯性回落,不足以支撑供给增量,供强需弱局面延续,现货回落压力较大。
截至4月1日,生猪出栏均价14.64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下跌0.01元/公斤。标肥价差-0.3元/公斤,较上周环比缩窄0.16元/公斤。临近清明,需求回暖支撑猪价窄幅波动。近期标肥价差逐步缩窄,4月面临供给后移,加之清明后需求下滑,猪价有较大回落压力。
一德期货生鲜畜牧分析师侯晓瑞介绍,经过前些年猪价大起大落的波动,生猪养殖逐步趋于“平淡”。前期成本较差的企业已经退出殆尽,剩下的均为养殖效率较高及成本控制较优的企业,生猪养殖进入平稳期,能繁母猪存栏虽高于正常保有量,但非绝对过剩,因此较难出现深亏或长期亏损的局面,但大幅盈利的情况下也较难看到,猪价波幅较前期进一步收窄。这种情况下若要打破平衡,则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如国家政策或疫情等突发因素。
侯晓瑞称,过去一段时间卖仔猪利润相对生猪养殖利润表现较为亮眼,因此部分企业选择卖仔猪获取一定利润,但随着5月后补栏旺季结束,仔猪价格存回落风险,届时企业利润或将缩水,但当前母猪群体已经更新为效率更高的一代,非深度(长期)亏损状态下,较难引发市场悲观淘汰心理。另外,当前市场情绪处于谨慎悲观状态,养殖扩张意愿不足,但尚未到亏损去产能的地步(前期低效率产能已经清除殆尽,各企业成本均已明显下降),后续母猪产能或仍维持区间震荡为主。
对于后期猪价走势,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分析,去年下半年仔猪补栏充裕,因此今年上半年市场并不缺商品猪,市场虽有压栏挺价,补足体重空间,但幅度不会很大。在市场预期相对悲观情况下,预期二育抄底价格不会很高,即使进场也是滚动二育,周期不会很长,预期2月现货价格区间震荡。随着春节之后饲料价格的上涨,将增加中长期的养殖成本,抬升远月期货底部重心。截止到2月上旬,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相对乐观,加上往年三季度是现货价格高点,导致1月以来仔猪补栏积极性较强,但今年疫情可控,在没有较强炒作题材的情况下,预期现货价格上涨幅度或将不及预期。
由于春节前肥猪出栏过于积极,春节后肥猪紧缺,标肥价差扩大到同期历史极值,但由于标猪供应较为充裕,加上春节之后是需求淡季,因此现货价格在春节之后大幅回落,并跌至14元关口。元宵节后需求端逐步回暖,在学校开学以及务工返城的支撑下,预期下周餐饮以及企业团餐备货将有短暂集中增加,对现货价格将有一定的支撑,加上较大的标肥价差,现货价格或有一定的回暖。
目前猪价虽难出现连续大幅波动趋势,但2025年年内存在一些阶段性波动机会。侯晓瑞认为,春节后的二育及肥标价差异常偏高导致的压栏行为,可能导致猪价在5月前后存在一定的下跌空间,若伴随着猪价的下跌产能能够阶段性出清,6月后猪价存在好转的时间及空间。9月后猪肉需求将逐步恢复,二次育肥等待时机入场为腌腊及春节需求做准备,因此猪价较难出现明显下跌(或高于年内价格中枢14元/kg)。11月后随着供应及需求的同步释放,猪价将进入新的平台。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畜牧业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