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调配的农机啥时候能到?最好能陆陆续续来,这样作业能持续不断。我们这边晚个一天半天倒也无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农机中心主任刘世杰直接了当,第一时间沟通诉求。“我们正有此意!眼下机手大多在南阳抢收,这次先给你们调配了40多台新机具,明后天就能抵达,全是2024年、2025年出厂的生力军!”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副秘书长雷西军赶忙回应。“好!明天起,我们的高速路口接待站就会正式开张,给跨区机手们打通绿色通道!”“机手们晚上到也没问题吧?能不能延长作业时间,趁着夜色抢收?”“没问题!咱们马上建个工作群,乡镇干部全员在线,吃饭、住宿任何问题,随时沟通保障,保证第一时间解决!”……这段高效紧凑的对话,发生在5月24日。刚从南阳转战郏县的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一行顾不上休息就直奔郏县农机中心,与同样忙得脚不沾地的中心工作人员就跨区机收调度展开细致商讨。
眼下,该县的夏收工作早已悄然展开。当天下午,记者一行来到郏县茨芭镇付村村时,看到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轰鸣着穿梭麦浪,播种机来回作业,农户背着药箱进行田间管护。据郏县农机中心最新消息显示,截至5月24日下午六点,全县已出动收割机186台,收割14155亩,累计完成83549亩,占总面积的17.9%。
“我们县旱地、水浇地交错,情况复杂。以往‘大收’期间每天得收割5、6万亩,至少需要800台机具同时作业。”刘世杰介绍道,“往年都是5月16日左右开镰。今年因为气候原因,有些地方小麦早熟,5月7日就开始收割了,战线拉得很长。”
麦子成熟节奏打乱,给郏县的“三夏”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郏县农机中心调研发现,南阳、驻马店地区小麦成熟也是参差不齐,较往年相比,收割进度较缓,收割机跨区援郏时间可能推迟到6月1日之后,极有可能错过郏县的收割高峰期。为此,郏县农机中心与时间赛跑,迅速与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取得联系,计划引进关中地区200台左右收割机,从5月25日晚至5月28日陆续抵达郏县,为夏收攻坚战补充“兵力”。
另外,面对可能降临的连阴雨以及复合种植等复杂情况,郏县还计划预备一支履带式收割机队伍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前来支援。“天气决定需求,县里的履带(收割)机和轮式(收割)机的需求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关键的就是5月16日到30日这段时间,一旦进入‘大收’,现有机具肯定不够。我们本地有30多台履带(收割)机,只要不下大雨,基本能满足县内需求。”刘世杰分析道。“放心!我们协会在其他地方的履带机队伍也能紧急支援,全力保障抢收进度,绝不能让收粮环节掉链子!”雷西军也代表陕西众多跨区机手作出承诺。
目前,郏县已紧急部署,要求各乡镇第一时间摸排机车缺口,明确专人负责引车工作,并严格按照县农机中心调度指令,准时在高速口接待站迎接陕西支援机手,确保这支“外援部队”能迅速、安全、高效地投入到夏收战斗中,守护好郏县的“金色粮仓”。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