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荆门黄石新增一张“国字号”名片

近日,《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发布,湖北省荆门市、黄石市跻身全国25个城市名单。至此,荆门、黄石又新增的一张“国字号”名片。

本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东部地区有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汕头市;中部地区有长治市、滁州市、蚌埠市、铜陵市、新余市、新乡市、荆门市、黄石市、湘潭市;西部地区有柳州市、绵阳市、德阳市;东北地区有营口市。

创新型城市是什么?如何建设?

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效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

获批创新型城市将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建设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人才高地,扩大开放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城市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强化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报送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荆门、黄石吧!

荆门科技工作成绩斐然

近年来,荆门市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聚焦聚力壮产业、建平台、强主体、促转化、优环境,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荆门市先后六次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2021年,荆门市共组织164家企业报备高新技术企业,预计高企数可达376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18家;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203亿元,占GDP比重为14.02%;1—11月,荆门市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33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8.7亿元。源头创新强劲、主体活力迸发的良好科技创新局面已形成,为荆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2年,荆门市还将深入实施荆楚科创城满园、创新平台提质、创新主体扩面、成果转化增效、科技改革破冰等五大工程,加快构建全区域、全链条、全主体、全要素的科技创新体系。

黄石科技创新“全面开花”

2021年,黄石科技创新“全面开花”。

目前,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科技城一期、科技部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黄石)、技术交易市场、湖北师范大学科技园、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

在技术攻关方面,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新技术攻关“3个100”专项行动,全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2项,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6大主导产业109家企业,取得了“航空航天特殊钢”等重大技术成果189项,“大功率IGBT模块陶瓷覆铜板”等新产品137个,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黄石市19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奖,位居全省第2位,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

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和“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2021年,27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公示210家、实现净增1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957家,创历史新高;新增科技创业企业395家,22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文章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