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产值破千万 “鲜花经济”铺就双溪桥镇三桥村多彩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咸安区双溪桥镇三桥村立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界有名的五大鲜花之一的非洲菊产业,仅用三年时间就推动了花卉产业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铺就了一条特色多彩致富路。

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记者来到三桥村花卉基地走访时看到,温控大棚里,五颜六色的非洲菊花开正艳,红的、黄的、粉的...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太阳”。村民们则正忙着对大棚进行管护,为即将到来的妇女节和清明节等鲜花销售高峰期做准备。

咸宁市星辉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俊贤:我们是初五就已经正式上工,这几天也是大量的用人工,把基地的一些苗给它恢复起来,比如松土啊、除草啊、除叶啊,我们争取在这十天以内,把所有基地的问题解决掉,因为我们三月份的价格会更好。

非洲菊生命力惊人,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摘花后可以保持半个月的新鲜度。花卉大棚旁的包装车间里,几位村民正对采摘下来的鲜花进行包装。八组村民金四桂告诉记者,她们都是住在花卉基地附近的村民,平时农闲时可以来这里务工,通过除草、采花等劳动强度不高的工作获取可观收入。

咸安区双溪桥镇三桥村八组村民 金四桂:客户要的多的时候是计件的,包装七毛钱一把,像平时这样就是十块钱一个小时。我们反正也这么大年纪了,不能到外面去做事嘛,就在家里面带一下孙子,在家门口有个事做,闲的时候可以来做一下子。

非洲菊又名“太阳花”,象征互敬互爱,有毅力、不畏艰难,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开花,颜色鲜艳且价格平民,在婚庆、庆典等行业市场火爆。瞅准了市场行情,三年前,有着20多年销售工作经验的刘俊贤通过咸安区招商引资,决定在三桥村发展非洲菊种植产业。

咸宁市星辉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俊贤:它的特点就是这个花,比较阳光,它也叫“太阳花”,在开业里面,是比较喜欢用这个花。市场第一个最主要的市场是武汉,其次就是长沙,然后就是发货到上海或者是合肥。去年我们整个基地的话,加小棚、基地的话产值应该是在1000多万吧。

三桥村曾是咸安区2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这几年,村里立足“强农先强业”,通过持续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花卉种植等高效农产业,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依靠“鲜花经济”,三桥村不仅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增收就业,更让三桥村的环境面貌变得更加靓丽多彩。

咸安区双溪桥镇三桥村党支部书记吴长江:整个非洲菊我们村平均大概是70人在这里务工,年收入每户大概就是3万以上,共200多万,就是单独这一个产业实现了务工收入增加了200多万,这是纯粹增加了,假如说没有这个产业,根本就没有这200多万的收入,我们今年计划是2022年计划发展到500亩,到明年达到1000亩。


文章来源:云上咸宁 记者 李瑞丰 游燕 李华荣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雷莹莹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