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夏收作物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惊蛰将至,天气回暖,我市主要夏收作物小麦和油菜已经恢复生长,普遍处于拔节期和蕾苔期,部分早播油菜进入花期。总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占比80%以上,但也存在长势不均衡、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当前小麦、油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田块群体密度偏大。由于秋播播种条件好和播种量偏大的原因,部分小麦和油菜总苗数偏高,群体密度过大,后期倒伏和病害大发生的风险较高。

二是部分田块冬前管理不当。主要是施肥过多或偏少,没有控旺促弱,田间三沟不通畅,除草效果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旺苗弱苗并存、渍害草害较重等情况,抗逆性较差,不利于稳产高产。

进入3月,降水增多,并会出现明显降温的“倒春寒”天气。过早进入幼穗分化的小麦和早花油菜易受低温冻害威胁,导致颖花退化和分段结实。部分田块“三沟”不畅、草害严重,有利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为害。

二、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小麦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蕾苔期后,大田管理应遵循“因苗制宜、分类管理”的总原则,认真抓好田间管理:

1.抓紧清沟排渍。春季雨水较多,各地要抓紧清理“三沟”,保证沟渠相通,雨住田干,防渍除湿,保护根系生长,预防倒伏,减少病害发生,防止早衰。特别是水田小麦和油菜,气温回升也是虾稻田投放虾苗的关键时期,大沟和干渠的水位较高,田内积水不易排出,更要做好协调排渍工作。

2.早施拔节肥和苔肥。小麦拔节和油菜现蕾是养分消耗最大的时期,适量追肥能促进苗情迅速转化升级,增强防寒抗逆能力。针对弱苗,小麦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油菜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和氯化钾3-5公斤;针对旺苗,小麦可在叶色褪淡后每亩追施5-7.5公斤,油菜每亩追施氯化钾3-5公斤;旺苗可不施或少施氮肥。油菜要增施硼肥防止花而不实,开花后不宜追施氮肥。

3.小麦抓好“一喷三防”。当前,个别地方已出现小麦条锈病为害,各地要及时组织监测防控,对已发病的田块要尽快进行施药防治,做到见点打片、见片打面,防治条锈病扩散蔓延。小麦抽穗后,重点防治赤霉病,可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倒伏,增粒增重的效果。

4.油菜抓好“一促四防”。通过喷施叶面肥、硼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混配液,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止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温逼熟,增加角果数和粒重。

2022年2月28日

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中农高区专家大院

责任编辑:杜洁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