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回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三月春光妙,神州花枝俏。三月的炎帝故里,到处是一片忙碌、春意盎然的景象。时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3月14-18日,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优秀学员大回访塈后续服务活动。

这次回访、跟踪服务对象重点锁定已在农村开展创新创业的学员,共随机选择19名。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向他们传达了中央、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并重点关注地方对农业农村发展落实中央政策的主要措施,了解当前我市良种、良技推广使用、普及覆盖情况,调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发现他们在享受国家支农政策红利,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在当前春耕备耕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翻耕平整、播种、施肥……笔者所到之处,农机轰鸣声不绝于耳,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现代农业模式提振新农人信心

良种良技突显科技贡献,通过走访发现,由于近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壮大,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种植规模迅速扩张,现代农业科技对农业增效贡献明显。

湖北俊为农业董事长(明旭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杨德清说:“这几年,我的养猪场规模控制在年存栏母猪300头,出栏肉猪6000头左右,由于及时关注养殖业大环境信息,加上防疫工作做的扎实,提高精细化作业水平,养殖场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今年我在种植300亩蔬菜的基础上,又流转7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猪场的畜禽粪污也直接回收到蔬菜大棚做肥料,实现了种养循环生态模式。”

据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涢潭铺村村副主任王仁兵介绍,今年已经吸引本村农户21家加入明旭合作社,目前农户已到位股金102万元,将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带动大伙一块致富。“我们这批新建设的大棚将全部实现智慧农业管理方式,可从手机中控制温湿度,还能自动配方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该村副主任吴福亮兴奋地补充。

24岁就当队长的瑞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家绪告诉我们:“合作社从开始的15年160亩流转地,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亩,今年一下又增加流转田地1000余亩,几年中,先后有长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广西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到我社试种试产,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使用复合肥并减少农药使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合作社主要种植的香稻品种可以卖到1.6元/斤,比其他常规稻每斤高出0.3-0.4元。明年,我们的目标是试验田亩产突破2000斤”。

现代农机装备水平跨越式提高

走进随州揭家垅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优质复合肥堆积如山。“我15年从海南回乡创办合作社,合作社目前拥有各种农业机械40余台,价格8万多元的农用飞机两台。我比较喜欢购买进口的农机具,质量好,服务也到位,现在的农业活动基本上全部靠农业机械来完成。本村周边的农田基本上都是合作社在做服务,去年我们还到周边其他县市进行作业,由于服务质量好,价格公道,生意也越来越好,信誉也迅速提高。今年,当地银行主动为合作社提供信誉贷款80万元。”揭家垅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明叁说。

湖北鹏成养殖合作社董事长刘高业介绍,目前合作社通过近五年的发展,蛋鸡存笼规模达到12万只,现在实行所有疫病防控前置预防,几年来,没有发生过疫病,投料、鸡蛋分拣全部实现自动化,室内环境由手机监控操作,除监控外几乎不用人工劳动力,多种良好因素共振,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创业者胸前闪耀光环背后流着汗水

被跟踪服务的这19名参训的高素质农民学员,分布在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流通业、服务业等各大行业中,在乡村振兴中都发挥了突出贡献,他们有热情如火的创业青年人、有忍耐坚守的中年人、也有老骥伏枥的中老年者。有从创业巨亏失败走出来的成功者,有家产近亿而遭遇市场经济残酷而正在重新站起者,有隐忍伏身到北京、福建、海南多年学技和赚得第一桶金后而返乡创业者,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感人的创业故事,恰如总书记所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随州市自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以来,平均每年培育出高素质农民2000人左右,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育人员达到万人以上。这批人员大部分学成后分布在随州广袤的农村,转身为当前我市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他们在壮大农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

通过这次开展学员大回访、跟踪服务活动了解的实际情况,将为研究如何在全市贯彻中央、省农业农村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贡献率,如何充分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先进工作,如何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做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如何发展乡村重点产业,促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帮助广大农民做好春耕备耕、春配春繁工作,播撒春的希望。


文章来源:随州市农业农村局 通讯员 夏洪存

责任编辑:邵一玲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