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加强当前早稻、再生稻田间管理的技术意见

当前,我市早稻处于幼穗分化5-6期,再生稻处于幼穗分化2-3期,预计抽穗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和6月下旬。从目前长势来看,部分直播早稻和再生稻相比上年生长缓慢、分蘖减少,生育期推迟3-6天。主要原因是2022年4-5月有效积温为608.7℃,较上年减少17%。后期管理应以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为目标,因苗而异,分类管理,夺取高产。

1.合理管水。部分迟播迟发的再生稻要坚持“时到不等苗”,抓住晴好天气晒田。处于孕穗期的早稻和再生稻应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间歇灌溉。

2.因苗施肥。进入孕穗末期或者抽穗扬花期早稻,可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选用400g/L大量元素水溶肥料100克兑水1公斤无人机叶面喷施,也可采用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0.5%尿素溶液进行常规叶面喷施,隔10天再喷施一次。对播种迟、分蘖慢,茎蘖数偏少,植株矮小的再生稻田块,晒田复水后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钾肥4-5公斤。

3.病虫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降水集中,气温20℃-27℃,适温高湿寡照,对纹枯病、叶瘟等病害发生扩展有利,要重点进行防治。同时关注虫害发生情况,及早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早稻、再生稻生产安全。

4.抗灾防灾。根据梅雨期天气预报,及时开展防洪排涝。

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责任编辑:王艳平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