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酷热天明显偏多 作物勿疏防高温干旱

今年七月以来,湖北许多地方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最低气温等于或大于27℃,同日出现的“酷热”日,较常年明显偏多。省城武汉已达到20天,荆州市达到19天,而且武汉多天最高气温还达38℃以上且最低气温达30℃以上。据预报,这种酷热天气还会持续,若不切实采取灌深水降温措施,高温与干旱无疑会共同危害水稻生长。因这类天气昼夜温度高且日较差小,白天稻株光合作用严重受抑,抽穗授粉受精不良,夜温偏高,又不利于昼间有限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积累,导致空壳率增高或灌浆受抑,粒重下降。与历史上1959年酷热极端值达31天相比,虽有所逊色,但酷热天尚在持续或成为历来前三名,不能不引起人们高重视。

▲4月26日播种中稻,7月30日抽穗,灌地下水降温结实较正常(耿一风)

基于上述,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除已事前发出过的《农作物高温热害、干旱风险预警》外,现继续建议对尚处于灌浆充实的中稻,一定要保持田间有一定的水层;对尚在抽穗的一季晚稻、稻虾共生田,田间务速灌6-10厘米的沟塘水(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采用灌地下水、塘水,其结实率表现较为正常,见上图)。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如果稻田干旱甚至无水,导致土壤干涸,其地面温度可升到60℃以上,会导致植株灼伤死亡;棉花与玉米会因为干旱缺水与高温共同危害,务抓紧抗旱,增湿降温,否则极易导致蕾花(铃)脱落;结实率、粒重降低都将会在所难免的。还须指出的是,今年因酷热天气,稻飞虱发生较轻,但并不排除而后北边返迁飞虱危害,故都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通讯员 耿一风 杨青青 叶佩 黄智敏

编辑:金杨露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作者:耿一风 杨青青 叶佩 黄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