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科技”、“人才”、“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对教育、科技和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高校,正是串联这三者的核心节点之一。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今年第一季度,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湖北省各地纷纷招才引才,涌现了一股“人才留鄂潮”。
今年以来,湖北省各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在省内、省外多个城市,通过线上线下举办了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62场大型专场招聘活动,参加企业3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2.3万个,高校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万余人。
热心揽才 组团进校发动“抢人大战”
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校园招聘活动现场
3月3日,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稳岗就业聚力行动——校园招聘系列活动首场火爆开场,85家企业4700个优质岗位进校揽才。 据悉,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稳岗就业聚力行动——校园招聘系列活动将举办8场,陆续走进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向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按行业、专业精准分类分区,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和见习岗位,满足毕业生的不同就业需求,为武汉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对接平台,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
从2月15日开始,黄石市、荆门市、黄冈市、随州市、潜江市等市州纷纷组团赴汉,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巡回招聘会。
3月4日,孝感市举办“才聚荆楚·立业澴川”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人才招聘会。当天,280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8000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126人。
暖心招才 迈步走出去人才引进来
除了积极组团到本省高校“抢人”外,湖北多地还不远千里赶赴省外,引进人才。十堰市组织106家企事业单位赴郑州开展重点城市引才推介会郑州大学专场推介招聘活动,共提供招聘岗位3018个,线上线下共收到简历数1228个。除此之外,十堰市还组织27家院校赴西安开展陕西师范大学专场招聘活动,共收到毕业生投递简历981份,初步达成意向407人。荆门市到陕西举办了“才聚荆门·产业引凤”陕西高校招才引智专项活动,共收到高校毕业生简历1376份,其中,本科1053份,硕士及以上323份。
走心引才 实现双向奔赴精准对接
黄石市2023年一季度校园招聘活动现场
2023年以来,湖北省各地人才公共服务系统高效统筹,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的就业愿望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了供需精准有效对接。襄阳市组织5个产业链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共33家用人单位,赴武汉开展招才引智精准招聘活动;宜昌市积极对接用人单位,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领域,按照企业意愿制定校园招聘路线图,精准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实现“靶向”招引;黄石市开展“五个直达”服务,聆听企业用工需求,为校企精准化对接服务护航。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招聘与应聘的共赢。
用心聚才 发挥云端招聘新模式的有效作用
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湖北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云端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打造全新的聚才互动平台。宜昌市依托网络招聘,建立“宜昌365天云招聘”专区,开通线上投递简历、面试洽谈,提高平台的专业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实现了“多让数据跑,不让人才跑”的“掌上就业”服务;十堰市组织开展了“才聚十堰 智汇秦巴”云上招聘季活动专场活动;仙桃市启动了“湖北百校联动”暨仙桃职业学院2023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足不出户在线上就可以完成应聘招聘。
诚心留才 促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湖北省各地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开展了多项“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既保障了各地重点企业用工,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湖北多地放大招、出实招喊话学子回到基层、建设乡村。襄阳市等地出台优厚的人才政策,向学子们抛出橄榄枝,盛情邀请他们到襄阳建功立业,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黄石市坚持就业“双优先”,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与该市重点企业引才所需。荆门市组织8家规模重点企业赴华中科技大学,参加2023年“湖北百校联动”春季首场供需见面会。
为贯彻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大力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湖北将于3月18日举办2023年“才聚荆楚·春回校园”高校毕业生联合招聘活动,本次活动将在武汉市、襄阳市、黄石市、荆州市、黄冈市5地同步开展。这股热潮还将持续。
记者:李芬 供稿: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谢珊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