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季风与大陆性气候特征的我国,夏季是炎热、雨、也是旱的多发季,它在性格上看起来帜热暴躁,但充满着凝重尔时快捷的旋律。像长江中下游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盛夏,许多地方在炎热上最高气温都会达到35℃以上,甚者40℃以上。欲知大热在何时?天气谚语的“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就给你做了回答,这是因为,夏至北半球白昼虽然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因大气不善于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的增热,是靠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又用长波辐射的形式投向大气的热。这样接近地表空气的热量,有一个不断积累储蓄的过程,只当热量的储蓄达到最多的时候气温也就最高了。“热在三伏”的谚语,就是这一道理。夏天有时天气好不得的,谚语“热极生风”会告诉你,中午或下午到傍晚,风起云涌,又会出现一场雷阵雨。
正当你想了解是什么雷雨时?谚语“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又会帮你判断。这是因为,夏季,烈日当空,强烈的日光照射地面,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携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那变冷的天空会使水汽凝结成云。这种地方性的对流云叫积雨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因对流旺盛垂直向上发展,便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积雨云。如果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就会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也不多”。有雨四方亮,就表明厚的云层底部本地上空,就有可能下雨或较大的阵雨。
在这雨季,有许多天气谚语会帮你分析预测未来天气。如“早虹雨,晚虹晴”,是因我国处在西风带,云雨天气大多是从西向东。在与太阳相的反方向,上午太阳在东,在西边形成的虹,就会是雨区从西向东移来;而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表明因天气系统(雨区)已向东移去,就不会导致本地下雨了。
还有“鱼鳞天,无雨也风颠”、“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乌头是风,白头是雨”等等,都是用云的形状、发生时间、处于高山的部位、云的颜色与厚度,帮你辨别降水。
当然,根据动物等物候状况,也能判断未来天气,这里就为它们绣上錦边,并张示于后,请你参考、运用与验证吧:
像“燕子高飞晴天告,展翅低飞雨天报。”“蜻蜓低飞江湖边,必有大雨雷闪电。”“蚂蚁搬家蛇过道,倾盆大雨即将到。”“ 白蚁灯下飞,大雨洪水至。”“ 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 柱脚石潮湿,近日天将雨。”“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爽。”“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蜜蜂晚出早归巢,天气有变雨将到。”“蜘蛛高挂忙结网,连日久雨转晴朗。”“蚂蝗浮面天将雨,蚂蝗沉底天晴好。”“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池塘翻水鱼浮面,暴雨洪水现眼前。”
来源: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黄智敏
编辑:邱蕾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