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艳:和老区人民一道 抢占湖北蓝莓、砂梨种植制高点

6月11日,湖北省农科院果科所博士朱红艳收到武汉蓝色果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保琴的微信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前往革命老区新洲区徐古指导当地果农提高采摘技术与效率,教会果农注意采摘时间和颜色,分批采摘、分片采摘,达到效益最大化。

湖北省蓝莓种植起步较晚,2009年省农科院从国外引进40多个蓝莓种质资源,通过品比与区域试验,筛选适合在湖北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2015年武汉蓝色果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革命老区徐古建立果园,省农科院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朱红艳受聘担任公司技术顾问。1982年出生的朱红艳是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专业的博士,她主要从事果树育种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控研究。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参与选育果树新品种4个,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个,制订湖北省地方标准6个。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和推广奖4项。

担任技术顾问后,朱红艳和所在的团队迅速在徐古建立了蓝莓和砂梨的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应性强、品质优的奥尼尔、密斯蒂等蓝莓新品种和5个砂梨品种,在革命老区推广,手把手地教会果农进行蓝莓和梨的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土壤改良、生草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及骨干农户3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份。针对今年花期低温降雨问题,朱红艳精心指导果农进行人工授粉,确保了砂梨、蓝莓的高产、稳产。目前,徐古蓝莓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蓝莓种植龙头企业。近几年,朱红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服务平台,通过手机、QQ、微信等方式搭建“互联网+科技服务”的快捷平台,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共计120多人次,及时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谈到朱红艳和所在的团队,朱保琴赞不绝口:“我创办蓝色果香之初,没有技术,走了很多弯路,折腾不少,15年在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认识了农科院朱博士,聘请她作为技术支撑,她来之后,迅速组建团队,从土壤改良,肥水管理,枝梢修剪,采前采后管理等等,提供全程技术支持!朱博士和她的团队对我们蓝莓园帮助非常大,我们还开发了蓝莓的衍生产品,包括蓝莓酒、蓝莓汁,在加上蓝莓的绿色认证,在她们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

徐古蓝莓主要采用物理防控和农业防控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不打农药,品质在全省领跑。由于朱红艳等人的倾情付出,徐古蓝莓种植技术不断提档升级。老区蓝莓成功大批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蓝莓已成为徐古老区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朱红艳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的蓝莓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具有保健功能,还可以保护视力。每年蓝莓生产季节,我和团队成员一起为蓝莓生产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

从5月12日开始,徐古蓝莓进入盛产期,每天产量一万多斤,160多个采摘工每人每天的收入在100元以上。今年盛果期每亩产量2000斤,批发每斤30-40元。目前,徐古蓝莓基地获得了7个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新洲区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最多的企业。

徐古蓝莓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的同时,徐古优质砂梨也同样十分俏销北京、上海等地,这也得益于科技成果转化。朱红艳通过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指导,示范推广梨和蓝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巩固了老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成效特别明显,得到了当地的广泛赞誉,她被评为新洲问津高端人才。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编辑:邱蕾

主编:焦子焰

编审:罗辉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