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10平方公里 打出山村“幸福泉”

“盼了多年,没想到我们这里还能打出地下水来,是真正的‘幸福泉’啊!”9月13日,看着约20厘米大小的井口汩汩流出清亮的地下水,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72岁的村民董相国激动不已:“这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用水问题,以后农田也不会缺水了。”

2023年2月初,历经2个月的鏖战,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成功地打出了一口120米深的自流井,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前几日,相关的蓄水设施陆续完工,有效缓解了3个村庄约1000人和300多亩农田的用水问题。

据介绍,2022年下半年开始,走马镇金龙村、千金村、汪家堡村持续干旱,水库见底,地表河流断流,3个村10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无法保障,特色经济作物葛仙米也大幅减产。2022年12月,该队得知当地百姓被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困扰多年,立即抽调地质、水文及物探等精干力量开始打井找水。经调查,该地位于两个台褶带的结合部,地形起伏大,构造复杂,地层中的硅质泥灰岩和碳质页岩不利储水,大部分雨水会直接渗入地下或地下暗河,地表水缺乏。此前,当地村民和其他单位打井找水均没有成功。

“打井找水需要找到合适储水的含水层和断裂区域。”该队副队长申传明介绍,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转变找水思路,寻找导水断层构造。由于该地山体陡峭和封山育林,调查时间又是在鹤峰最寒冷的1月和2月,调查技术人员翻越大山,沿路寻找干枯的泉眼,观察岩石情况,或是寻找埋藏在植被和土壤下的断层,并用物探方法对断层进行验证。此间,队员们跑遍了沿线10平方公里的区域,磕破了膝盖,划破了手臂,终于在千金村找到了含水断裂构造,并确定了打井点位。

根据技术人员估算,80多米可以见到地下水,预计含水层厚约40米。钻探期间,队员们抱着必成的信心,每天仔细查看岩心情况,验证地层和判断是否揭露含水层,最终在地下85米处,钻头到达含水破碎带,地下水汩汩流出。经取样化验,水井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微量元素略低于矿泉水含量标准,完全满足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林晶 通讯员 韩轩 郑雄伟

编辑:邵一玲

主编:纪晶

编审:何聆溪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