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罗田“珞红优1564”亩产311.7公斤

9月19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罗田县政府组织专家,对罗田县河铺镇1200亩集中连片“珞红优1564”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亩产311.7公斤,这标志着红莲型杂交水稻产量再创新高。

稻田里,专家们随机抽取3个有代表性的田块,采用收割机实收测产,烘干、除杂、称重……小心地排除掉一切可能影响数据的外部因素,最终形成实收结果。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制种田整体无病虫害发生,田间长势长相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基地管理规范,技术到位率高,已具备开展杂交水稻大规模制种的基本条件和技术支撑。同时,建议将罗田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打造成国家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珞红优1564”由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培育、武汉衍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仁山,带领团队在河铺镇打造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其中,“珞红优1564”是最新的红莲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耐盐碱等特点,市场推广前景广阔。”朱仁山介绍,罗田土地肥沃、天然隔离条件好,水稻抽穗扬花关键时期相对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合杂交水稻制种。去年,“珞红优1564”在极端高温干旱情况下制种,亩产达215公斤。今年,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信阳等地区推广面积20多万亩,预计明年将达50万亩。

据悉,红莲型杂交水稻是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团队的原创科研成果,在“一带一路”共建伙伴累计推广面积超4.5亿亩,直接经济效益超90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黄璐

编辑:方茹菲

主编:纪晶

编审:何聆溪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