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阳新沙地村 手工折粉销全国

选配大米、配方磨浆、压坨蒸熟、米坨揉拢、挤压米粉、人工晾晒、检验筛选、真空包装……秋收时节,阳新县洋港镇沙地村重桥老家折子粉厂,工人正娴熟地制作折子粉。

“闻着臭吃着香的阳新沙地折子粉,和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折子粉厂老板柯贤武介绍,阳新折子粉是沙地村村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手艺,早稻米经发酵、磨粉、挤压等十几道工序,晾晒在用竹条编制的折子上制成。

沙地村因黄沙泥地得名,种植作物难以存活,多数人家靠经营折子粉作坊为生。2015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柯尊兵牵头筹集180万元,创办了第一家折粉专业合作社,注册“沙地折粉”商标。当年,沙地折粉就做到了年产量120万斤,从此村民有了致富新路子。

“阳新折粉看洋港,洋港折粉看沙地。”村党支部书记柯昌水指着村口醒目的标语说,全村现有折子粉合作社20余家,年产折子粉超10万袋,带动务工300余人,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目前,沙地村通过“公司+传承人+农户”模式,规范生产流程,提高折子粉品质,让传统手工折子粉更具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同时,增加线上销售模式,让沙地折粉销往全国。

来源: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刘思成 易相志

编辑:谢珊

主编:纪晶

编审:何聆溪

监制:刘友智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