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实施“技兴荆楚”工程,推进湖北新时代工匠体系建设,10月30日下午,由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楚匠”工厂开放日活动走进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探访企业数据运营中心、互联工厂、创客空间等,让学子、家长了解企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空间。本次活动在现场云、抖音等平台同步直播,总观看量突破190万人次。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百强企业和武汉市百强企业,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园海尔园内,具有年产200万套空调的生产能力,共规划4条柔性智能总装线、3个模块区,着力打造高效、精益、自动化、智能化的超级工厂。
“创客”精神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跟随镜头走进空调互联工厂,迎面是一块电子显示大屏幕,只见“数字孪生”的各条产线立体化呈现在上面,当日计划、生产节拍、生产能耗等数据也一目了然。“这是我们的数据运营中心,通过大数据监控效率、安全、质量等生产指标,来保证订单交付。”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技能人才不只是生产者,还是创造者、创新者,通过创新破解技能技术难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忙碌的生产线中间,有一条“创客大道”,每个工位都是以工人名字命名,甚至有用员工名字命名的生产线,这是鼓励员工的自主改善精神,通过创新、创造,改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海尔电器十分重视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和上升路径,建立了涵盖技能型员工本岗岗位技能、多技能、专业技能发展路线以及技能大赛竞赛路线在内的职业发展路线,通过技能比武,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段蒙介绍到。“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得益于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晋升机制,帮助我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成为首席技师。”海尔电器焊接工种首席技师蔡军介绍了自己的技能成才之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公司的十几年中,蔡军致力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生产标准化提升,先后培养30多名新员工取得了国家级焊接证书。
产教融合共育新楚匠。海尔电器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出多方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模式,目前已经与湖南、湖北近百余所大中专院校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助力人才培养。在直播中,海尔电器武汉园区招聘经理邓攀攀带领大家参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真实性生产、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实习体验。来自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控操作工许程翔表示,在学校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书本、模型等学习相关知识,来到“厂中校”之后,通过匹配相关岗位,进行一线生产,才真正了解到产品的多种型号、复杂程度,以及整个生产流程。
聚焦先进制造业,“新楚匠”工厂开放日系列活动已走进东风商用车、湖北航特、中石化江钻、三宁化工、华工激光等知名企业。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将在未来继续组织开展“新楚匠”系列技能人才服务活动,服务湖北省现代制造业发展,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作者 | 黄俐琦 通讯员 周华颖
编辑 | 谢珊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纪晶
监制 | 田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