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收季,10月30日,走进十堰市郧西县三官洞林区阳坪玉米地,大片的玉米秸秆已经收割完毕,农户们正将收割好的秸秆捆成一个个“草墩墩”,整齐码放在田里,勾勒出丰收的别样画卷。
“过去,玉米秸秆不值钱,大家都嫌收拾起来麻烦,但又不能随意乱堆乱放,更不能点火焚烧,可让我们头疼,现在好了,我们把玉米秸秆全部打捆成草墩子,按每亩200元卖给我们这养殖户,我今年种了12亩玉米,算下来也是一笔大收入。”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村民雷思学盘算着自家的“秸秆账”。
每年秋收,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处理是农民头疼的问题,为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近年来,三官洞林区针对秸秆量大面广的实际,坚持从源头开始处置,积极采取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离田饲料化、肥料化两种模式,将废弃的秸秆变为喂养牲畜的“五谷杂粮”,通过牛羊过腹还田,形成农牧良性循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也从源头上杜绝了风刮草飞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把让老百姓头疼的“草墩墩”变成了“金墩墩”,真正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悉,当前三官洞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利用潜力被不断发掘,下一步,该区将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让群众实现“种养双赢”,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引擎”。
作者 | 湖北日报通讯员 苏优培
编辑 | 方茹菲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纪晶
监制 | 田国英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