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腊行情消失,猪价何时见底?

“近期生猪期货下跌的核心原因是生猪供给恢复,先后经历了二育出栏和上半年仔猪增长开始兑现,生猪出栏量增加,而需求增量有限;虽然说近期腌腊旺季来临,但是前期二育出栏和集团出栏压力大,市场供给量大,猪价继续偏弱。”创元期货研究员陈仁涛表示。

国家统计局12月4日发布数据显示,与11月中旬相比,生猪(外三元)价格每千克上涨1.2%。

从生猪绝对价格看,今年猪价走势先扬后抑,在季节性消费需求较弱的8月份,生猪价格创下年内最高值,约21元/公斤,此后便进入下行通道。国庆节后,终端需求并未出现回升,生猪价格跌破18元/公斤,11月以来继续维持探底走势。

中信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艺华表示,近期生猪价格的下跌,主要受现货市场主导,由于产业端生猪供应充足,而需求驱动稍弱,生猪现货价格表现一般。在供应压力下,现货价格在国庆后逐步下跌,气温下降后生猪现货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表现,导致期货市场对于年底旺季的消费预期也跟随转弱。

“从基本面上看,仍然维持供大于求的格局。根据涌益统计,截至11月20日样本企业生猪出栏完成本率为66.52%,比10月份同期偏快。此外,据了解,头部企业11月份出栏也存在超出情况。近期猪价持续偏弱,部分地区跌破8元/斤,市场整体不缺猪,若散户和二育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或将出现短期抛售。”陈仁涛称。

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孔海兰表示,接下来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增加,是影响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弱的主要因素。另外,从中长期的猪价表现来看,5—10月(除8月外),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延续增加趋势,产能的增加,对应未来市场生猪供应的增加。进而影响了养殖端的心态,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减,下半年猪价持续走弱。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冬季以来,各地气温逐渐降低,终端需求有所好转。从卓创样本点数据来看,截至11月29日,样本点屠宰企业开机率34.82%,较上月增加3.16个百分点。后期,随着冬至、元旦、春节逐渐临近,生猪需求将逐渐增加。对此,孔海兰表示,年底猪价表现主要取决于供需博弈,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如果需求没有超预期的增加,年底前猪价走强概率较小。

华龙期货研报认为,供给端将维持缓慢增长的格局,12月集团场供给压力仍然较大。终端消费不及预期,但是随着天气转冷,以及元旦和腌腊季的到来,生猪消费将出现季节性好转。综上所述,12月生猪期价或呈现先抑后扬,震荡偏强走势,考虑到1月集团场出栏压力仍然偏大,预计后期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后续关注集团场出栏情况、二育入场情况和腌腊季及元旦备货情况。

南华期货也发布研报显示,进入12月前期说的供需逻辑将逐渐兑现,从现货端来看,已经难有规模二育的动作,即使有也难挡产量增长大势,现货价格或维持走弱趋势,而对于当前盘面来说提前交易现货走弱逻辑,后面盘面下行也需现货端配合。如果下跌过快需要警惕仍然可能存在的惜售压栏以及冬至等消费与交通问题导致的供应缩量拉涨,需控制仓位,不宜过分追空。


来源 |  中国畜牧业公众号

编辑 | 吴霜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