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野更新知识 武汉市基层农技人员赴福建集体“充电”

不以山海为远,来赴更新之约。2024年12月20日,武汉市2024年度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示范培训班在厦门大学圆满结束。近50名学员,经过7天紧张而有序的学习顺利结业。本期培训班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湖北省大江人才集团承办。

开班仪式

本期培训旨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借鉴福建省农业农技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让武汉市基层农技人员开拓视野,充电赋能、更新知识结构、强化服务理念、拓宽发展思路,提升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履职能力。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科技与种业处相关负责人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全体学员要充分认清此次培训重要意义,提高站位、担当作为,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学习效果和成果转化,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能力提升促进联农带农,为加快推动武汉市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01

名师亲临授课 拓展理论高度

张德富教授讲授《乡村振兴——我知盘中餐大数据 精准助农》

福建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副会长吴泗海讲授《新形势下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福建农林大学王文烂教授深入解读《新时期福建农业科技现代化探索》

厦门大学黄庄巍教授讲授《闽南及台湾地区地域化乡村建设文化源流与方法概述》

湖北与福建两地有别,但在农业发展方面的理论有着诸多共通之处。培训班先后组织了多位福建名师为学员授道解惑。厦门大学张德福教授以农业大数据为切入点,为学员讲解精准助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厦门大学黄庄巍教授以闽南等地为例,向学员提出地域化乡村建设应遵循的文化源流和方法。

02

基地一线教学  淬炼实践能力

学员实地参访安溪高建发茶庄园

学员实地参访百利种苗(厦门)有限公司

学员实地参访厦门市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

学员实地参访漳州水仙花生产种植基地

本期培训坚持集中授课与现场研学相结合,将教学现场前移到生产一线,切实提升培训质效。学员先后走访安溪高建发茶庄园、百利种苗有限公司、庄家宝蔬菜合作社、三五丘七彩田园综合体等地,学习一线生产技艺、育苗技术、高效种植模式和产业融合路径,借鉴沿海农业生产先进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业务水平。

03

重走初心之路 探寻振兴密码

学员们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先后来到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谷文昌纪念馆、东山县澳角村,重走初心之路,探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军营村一直以来践行“山上戴帽山下开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理念。学员们在军营村“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基层群众、推动乡村发展的感人故事,深刻感受到绿色发展理念对于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学员实地参访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

学员实地参访谷文昌纪念馆

在谷文昌纪念馆,学员们沉浸式地学习谷文昌精神,敬仰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的担当精神、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大家见贤思齐,表示要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在工作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三面环海,近年来走出一条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新路子。澳角村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渔业产业,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昔日落后的小渔村蝶变为网红打卡地。传统渔业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为学员们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优秀学员合影留念

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基层农技人员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此次知识更新培训,不仅为武汉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武汉市特色农业发展赋能充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本次培训,全体学员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后更要继续增强服务“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武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为武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员石庆寿深有感触地说:“培训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拓宽了思维。我深刻体会到,农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创新理念和经营模式。我将把培训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我们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愿撷鹭江三农之石,激扬武汉创新澎湃的更大动能。”

学员翁晨激动地表示:“我们不仅要低头赶路,还要抬头看路,仰望星空,走出来学习其他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科技如何为农业赋能,文化如何为乡村注入灵魂。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基层农技人员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