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巴嘎旗“五个建立” 点燃社会化服务“新引擎”

阿巴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北部,土地总面积2.75万平方公里,辖3个镇、4个苏木、81个嘎查、4个社区。全旗年度牲畜数达到168.26万头/只,2019年被自治区批复为牧区现代化试点旗。

自2020年以来,阿巴嘎旗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转变畜牧业传统经营方式为抓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伊克赛畜牧服务有限公司,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为原则,构建起旗服务中心总调度、苏木镇站所分区管理、嘎查防疫员入户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为牧民群众提供动物疾病远程诊疗、住院、术后康复、微量元素检验等全方位服务,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察、合作、导诊、就医、跟踪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目前,由旗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和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体系已初见成效,以服务队从业人员为主体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队伍已基本成形,兽医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建立“1+4+N”的服务框架,实现服务领域全覆盖。2020年,旗政府以招投标形式,确定中标方为伊克赛畜牧服务有限公司,通过逐年签订兽医社会化服务合同,明确动物防疫工作的各方责任,并建立兽医社会化服务总中心1处、苏木镇分中心4处,吸纳基层防疫人员N个,将政府公益性兽医社会化服务同经营性兽医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为牧民群众提供动物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服务,大幅提升动物免疫质量及工作进度。

二是建立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阿巴嘎旗充分发挥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效能,搭建“强制免疫-检化验-诊疗-供应-培训”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牧民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着力扩大服务范围。目前,服务中心配置诊疗、消毒、洗羊、拉运、防疫督查服务等车辆6辆,B超、X光、动物远程诊疗系统等现代化诊疗设备21台,兽医诊疗急救箱1000余箱,累计提供市场化畜牧诊疗、问诊等服务1.5万余次,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约3100余万元。

三是建立两级联动机制,实现“精准监管”和“有效监管”。为有效提升动物免疫质量及工作进度,旗、苏木镇两级兽医卫生部门承担防疫监督、疫病监测、免疫密度及免疫效价检测等各项工作,强化疫苗储存、使用管理及空瓶回收管理,在有效筑牢免疫屏障的同时,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保驾护航。

四是建立合同管理机制,有力提升服务效能。为有力提升兽医社会化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旗人民政府和苏木镇与服务企业签订社会化服务购买合同,将服务范围和对象、服务公约、服务台账、验收清单、结算清单等纳入服务合同,明确多方责、权、利,并制定严格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办法,实时掌握免疫质量,实行目标管理;服务企业与基层防疫员签订聘用合同和目标责任书,将防疫员身份由政府聘用转变为公司职员,实行考核、末位淘汰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有效破解基层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收入待遇偏低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防疫员88名、工作人员27名、合作专家3名,防疫员平均年收入已达到5万元以上,最高收入可达到8万元。

五是建立兽医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实现牧民与兽医专家的“零距离”。为使兽医社会化优质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牧民享受到“兽医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伊克塞畜牧服务有限公司还创建了一款便民应用软件,实现了牧民足不出户呼叫兽医服务的愿望。牧户可通过“互联网+兽医社会化服务”解决在线预约、专家咨询、兽药采购、远程诊疗等诸多问题,在进一步提高畜病治愈率的同时,获得了更高水平、更专业化、更全面的服务。


来源 | 中国兽医发布公众号

编辑 | 吴霜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