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涨幅继续回落,牛羊肉更便宜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出炉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下降2.2%。从月度数据来看,CPI同比连续11个月上涨。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同比来看,食品项贡献继续走弱,非食品项则提供一定支撑。2024年12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物价是观察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国来讲,CPI当中食品权重比较大,对CPI的影响比较多。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由2024年11月上涨1.0%转为下降0.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2.5%和0.5%,涨幅均有回落;鲜果、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3%至13.8%之间。非食品价格由2024年11月持平转为上涨0.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12月3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36元/公斤,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15元/公斤,分别较2023年同期(2023年12月29日)的20.45元/公斤、5.21元/公斤上涨9.34%和下跌1.15%。

从环比来看,由于天气条件较好,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1%,降幅比2024年11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2024年11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羊肉价格下行,一是进口产品增加造成的冲击。2024年前三季度,牛肉进口量超过同期国内产量的三成,而进口牛肉均价又远低于国产牛肉价格,价格差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二是当前国内畜产品供应存在一定程度的阶段性过剩。近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畜产品市场供给量持续增长,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供需两端的落差。三是消费需求增长趋缓。近三年猪肉持续低价位运行,性价比相对较高,延缓了牛羊肉消费增长势头。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价格下行让更多人实现“牛肉自由”。但从产业长远发展看,多年来各方共同努力形成的产业基础实属不易,如果不及时为养殖经营主体减压,势必影响牛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瑞时基金研究团队认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CPI走势尤为关键。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深入推进,消费端有望逐步企稳。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认为,宏观政策着力点转向促消费稳住楼市股市,将对居民消费和收入预期形成提振。预计2025年CPI温和回升,全年约增长0.5%,年末有可能进入“1”时代。


来源 | 中国商报、经济日报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