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合作社理事长共话现代农业

1月9日,一场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盛会——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座谈会在山东潍坊隆重举行。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汇聚一堂,共话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座谈会上,湖南大通湖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女理事长熊姣军以其深情而坚定的发言,赢得了在场理事长的阵阵掌声。熊姣军理事长分享了合作社从生产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经验,以及推广全程社会化农事服务。同时,她还积极推广“再生稻”种植,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助力农民致富。

河北成安县俊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俊山分享了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合作社的实验田亩产籽粒玉米亩产达到3000斤,即使在粗放管理下每亩产量也能达到2500-2800斤。

全产业链布局 推动农业现代化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洪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锡洪回顾了自己20多年来在农业领域的摸爬滚打,见证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过程。多年来,他致力于推进水稻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水稻全产业链布局,并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改变传统农民的劳作方式。

重庆市捷梁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邓中则分享了他在丘陵山区水稻社会化服务方面的探索。他辞去高校教师的工作回到农村,牵头成立股份合作社,联合区域内外有意愿参加社会化服务的机手、大米加工厂、农资销售机构,组建水稻产业联合体,摸索出一条适合丘陵山区水稻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直面挑战 共谋未来发展

座谈会上,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们不仅分享了宝贵的合作社运营经验,还直面合作社发展中的痛点与难题。云南石林志学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普文华强调了人才对于农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当前农机行业面临的主要瓶颈在于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与会理事长们纷纷提出建议。他们认为,合作社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的同时能够学习更多知识,这种合作学习的机遇是最难能可贵的。

此外,理事长们还就现有农机报废补贴政策提出了诉求。他们建议加大补贴力度,推动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将补贴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领域,提高补贴的精准度和集中度,鼓励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方式等,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现代农业的繁荣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未来,随着农业智能化、现代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农机合作社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们将继续致力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同时,他们还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