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能提升利好饲用玉米消费 后期价格行情走势如何演绎?

春节后,国内玉米市场利好消息频出,购销活动逐渐恢复,下游企业刚性补库需求较强,国储收购力度加大,玉米市场价格迎来涨势,全年有望呈稳中有升趋势。

长周期国内肉蛋产量通过饲料消费量与玉米价格形成正相关关系,2025年畜禽产能、肉蛋产量仍有增长空间,将助推饲料需求量提升,并通过饲用玉米市场对玉米价格产生支撑作用。3月份畜禽产能环比增长,将拉动饲料消费量回升,并利多玉米价格。

从现货价格来看,主产区显现普遍上涨走势。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2月5日至7日期间基本平稳,从2月10日开始节节攀升。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2月13日,黑龙江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区国标三等玉米的收购均价为每吨1930—1980元,比春节前每吨上涨30—50元,比2月10日每吨上涨10—50元;吉林长春、松原、四平等地区国标三等玉米的收购均价为每吨1940—2020元,比春节前每吨上涨20—60元,比2月10日每吨上涨10—40元。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从2月5日开始持续上涨,涨势较东北地区更为明显,山东地区国标三等玉米的收购均价为每吨2150—2250元,比春节前每吨上涨50—110元,比2月5日每吨上涨50—90元;河南地区国标三等玉米的收购均价为每吨2150—2210元,比春节前每吨上涨50—90元,比2月5日每吨上涨40—90元。

近年国内肉蛋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禽产能的提升。国内主要畜禽品种(商品代)的出栏量持续增加。农业农村部、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国主要畜禽品种出栏总量由74.58亿只头增至104.19亿只头,年均复合增长率6.91%。通过上游种禽存栏量、繁育周期、疫病季节性特点等重要数据指标,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国内主要畜禽品种的出栏总量将继续增至108亿只头左右,同比增幅4.40%。其中,生猪、白羽肉鸡、樱桃谷肉鸭年度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3.65%、4.38%、5.00%,且均达到近六年最高位。据此判断,2025年主要畜禽品种出栏总量提升,肉类产量仍有增长空间,将对玉米消费形成一定支撑。

2025年全国在产蛋鸡平均存栏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亦将进一步拉动饲用玉米消费量。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全国在产蛋鸡平均存栏量将增至13.08亿只,同比增幅3.89%,2022-2025年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4%。据卓创资讯调研分析,由于2024年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明显提升,鸡苗销量同比增幅明显,初步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逐步增多,自3月起有望突破13亿只;下半年或先增后减,在产蛋鸡存栏量或在13亿只左右波动。

从畜禽养殖的季节性特点来看,2月份正值春节假期,养殖单位习惯在春节前集中出栏,主要原因是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养殖利润较为可观。通过上游种禽存栏量、商品代仔苗补栏量等指标推断,今年3月份生猪、蛋鸡、白羽肉鸡出栏量及产蛋鸡存栏量均环比增长,单只活体的饲料消耗量多维持稳定,这将推动饲料需求恢复性增长,饲用玉米消费量或将恢复至正常水平。

尽管东北和华北主产区即将开始春耕备耕,农户准备卖粮变现,短期内玉米价格有回落可能,但国内玉米市场利好因素较多,全年价格有望以涨为主。

从下游需求看,生猪存栏维持高位,玉米饲用消费旺盛,玉米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张,加工企业利润好转,开工率回升,均将拉动玉米需求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4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078万头,季环比增0.4%,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生猪存栏42743万头,季环比增0.1%。截至1月底,2024/25年度玉米淀粉行业平均开工率69%,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从进口看,进口玉米数量大幅下降,外部压力明显缓解。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4年12月份我国进口玉米34万吨,同比减少93%;进口高粱37万吨,同比增加7%;进口大麦77万吨,同比减少53%。全年玉米累计进口1364万吨,同比减少50%;进口高粱866万吨,同比增加66%;进口大麦1424万吨,同比增加26%。高粱和大麦进口增加量比玉米进口减少量还少712万吨,意味着玉米及替代品总量下降700多万吨。2025年玉米进口量有望继续下降,回到720万吨配额水平以下,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将恢复“紧平衡”,对价格回升形成有力支撑。从国际市场看,乙醇生产保持强劲,国际玉米需求旺盛,传导拉动国内看涨预期。

2月1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收盘每蒲式耳493.5美分,较去年12月最低点上涨10.1%;美湾近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离岸价为每吨224美元,折人民币每吨1634元,到我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每吨2283元,比锦州港国标二等挂牌收购均价每吨高153元。从政策看,收储调控力度大,有效提振市场信心。2月3日,中储粮集团发布增储国产玉米的通知,在东北地区增设收储库点30多家。截至目前,中储粮共计发布公开收储库点206家,“风向标”作用明显。2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购工作作出安排,强调要强化玉米收购统筹组织,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收储建库的积极性。

2025年国内主要畜禽品种商品代出栏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多达到近年最高位,预计将拉动饲料、饲用玉米消费量增长,长周期或给予玉米价格一定支撑。3月份受益于主要畜禽品种存出栏量增长,预计饲用玉米消费量或恢复性增加,同样利多玉米价格。

在需求回升、进口下降、国际拉动、政策托底等共同作用下,2025年我国玉米市场将在经历2年多持续调整后,进入周期性上行通道。建议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把握好售粮时机,争取获得理想收益。


来源 | 农视网、卓创资讯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