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去年肉蛋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大关 鲜蛋出口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

2月25日,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暨春防工作培训会在枝江召开。

记者现场获悉,去年全省肉蛋总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大关,多项畜牧业指标稳定增长,为保障市民“肉盘子”增加底气。

湖北是畜牧大省。2024年,全省肉蛋总产量达704.1万吨,同比增长4.6%;猪肉产量351.20万吨,同比增长1.1%,较全国高2.6个百分点;禽蛋产量达251.6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3%。全省畜牧业产值1986.43亿元,同比增长1.4%;生猪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363.27亿元,同比增长7.05%;禽蛋全产业链总产值达801亿元,同比增长8.24%。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禽蛋出口优势明显,鲜鸡蛋出口6.9万吨,出口额7.4亿元,占全国鲜鸡蛋出口总额的50.2%,连续9年排名全国第一。

会议现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农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水彬分析研判了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明确了2025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稳产能,力争2025年生猪出栏4200万头以上,肉牛出栏100万头,肉羊出栏540万只,禽蛋产量260万吨,家禽出栏5.68亿羽,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增长2%左右。

强龙头,力争5年内扶持2到3家畜牧业龙头企业上市,培植百亿元企业2家、50亿元企业5家、30亿元企业10家。

创品牌,坚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一起抓,重点打造“荆门肉牛”“浠水鸡蛋”“钟祥蟠龙菜”“罗田黑山羊”等一批基础条件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区域公用品牌。

兴种业,加强清平猪、通城猪、夷陵牛、马头羊等31个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持续选育和提升“楚宝黑头羊、楚乡黑猪、楚禽2号”等新品种的生产性能。

抓监测,加强畜牧业生产统计监测调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守底线,统筹抓好外来病防控和季节性常见病防治,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李水彬指出,全省畜牧兽医部门要主动融入全省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扛牢服务支撑支点建设的职责使命,加快建设畜牧业强省,整体提升全省畜牧业的发展能级、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全力推动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力争到203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

会议还对2025年春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在4月底全面完成集中免疫工作。各地要做好动员部署、技术培训,备足疫苗、药品、器械等物资,确保疫苗全程冷链运输。要及时兑付防疫资金,要坚定不移推进“先打后补”改革。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枝江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枝江夷陵牛产业研究院、田园牧歌(枝江)城乡环境综合体管理有限公司等发展典型,宜昌市、咸宁市、荆门市、巴东县、浠水县、郧阳区、南漳县、监利市有关部门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日报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