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笔者走进京山市曹武镇白泉村的向日葵水产专业合作社,只见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养殖池内,一只只牛蛙正茁壮成长,工人们正忙着给牛蛙喂食,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悉,这批牛蛙苗于去年12月投放,该基地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设标准化养殖池,配备粉碎机设施投喂牛蛙,并定期邀请水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牛蛙品质。牛蛙从幼蛙到成蛙的养殖周期通常为5—6个月,体重可达1斤以上,而延长至7个月后个体更大。目前,基地每天需投喂两次饲料,并每两天更换池水,同时通过分栏避免大蛙吞食小蛙的现象,保障存活率。
近年来,牛蛙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拓宽销售渠道,白泉村与周边地区的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养殖户表示:“只要管理到位,牛蛙养殖周期短、收益快,我们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
如今,京山市曹武镇白泉村的牛蛙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六七月成熟期的临近,这批“生态蛙”即将跃上市民餐桌,为乡村经济“蹦”出新活力。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