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猪肉价格或低位徘徊

随着2024年冻品猪肉持续出库,至2025年初,国内屠宰企业冻品库存降至低位。同时部分冻品价格与鲜品产生“倒挂”,2月冻品市场成交寡淡,多数产品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而当下随着原料价格下降,屠宰企业入库意向增强,但入库力度不及往年。综合来看,预计2025上半年国产冻品价格或低位徘徊,下半年或先涨后降,年均价或处于偏低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我国出栏生猪18226万头,2023年同期为18939万头。我的农产品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商品猪出栏量为1029.61万头,去年同期962.12万头,1月出栏量处于近年高位;同时,样本企业2月计划出栏1117万头,较1月份计划出栏与实际出栏量均降低,属于季节性因素,但整体出栏仍处于近年高位。由此来看,出栏量维持高位,施压生猪期现货价格。对于3月份,按照季节性规律,企业出栏量或有回升,现货压力依旧不减。

出栏结构方面,90公斤以下与150公斤以上商品猪出栏占比维持稳定,两者整体占比不足商品猪出栏量的3%。因前期大猪产能去化严重,导致现市场整体供应量较少,现标肥价差支撑,二育入手大猪也较多,150公斤以上大猪总体出栏小幅增加。后期来看,标肥价差偏高,养殖户压栏,市场大猪供应依旧较少,短期在标肥价差支撑下,肥猪供应或难明显增加,下周生猪出栏体重或波动不大。

从当下的入库情况来看,因上游“二育”现象时有发生,生猪价格跌至13.00元/公斤的可能性较小,支撑白条猪肉价格难以跌至企业心理预期水平,屠宰企业入库时原料偏高。但考虑到入库季节性、库存量偏低及分摊固定成本等因素,2-6月份屠宰企业仍或进行逢低入库的操作,上半年冻品库容率或逐渐上升。

从冻品消费季节性来看,下游经销商及食品加工厂多于7-8月、11月进行集中采购。一方面,从上游推算,四季度国内猪源较多,低价鲜品猪肉价格对冻品猪肉的替代作用增强,四季度冻品猪肉出库量或有限,7-8月出库量或相对偏高。另一方面,年内进口猪肉数量有限且港口库存较少,对国产冻猪肉的冲击力度降低,从而对价格产生一定支撑。

短期,计划出栏或季节性回升,叠加需求淡季影响,整体供需宽松,或使得猪价承压运行。标肥价差高位有助于托底期货,但二育较为谨慎,气温升高后肥猪需求有减弱可能,托底作用或有限。中长期,猪价偏弱运行,二育补栏谨慎,仔猪补栏旺季已过,价格存在回调风险,二次育肥入场信心或降低;而能繁母猪仍在环比增加的过程中,短暂的环比降低并不代表开启产能去化,后续仍待验证,未来长时间内生猪供应依旧充裕。由此来看,供需基本面偏空,价格或承压偏弱运行为主。

国联民生证券研报指出,1月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1.1%,尤其是全国规模猪场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4%,2-3月份生猪出栏压力仍然较大。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叠加生猪供应充足,未来两个月猪价预计继续下行趋势。

正信期货认为集团猪企月度出栏计划完成不佳,中下旬规模猪企日均出栏压力较多,养殖端存在逢高增量出栏的预期。虽然零星二育仍有入场的现象,但基于饲料成本回升,补栏成本上涨,主流二育对于猪价前景较为谨慎,入场信心有所减弱,二育对于猪价的支撑也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屠宰企业出库较少且下游需求偏弱,预计上半年国产冻品猪肉价格或低位徘徊;7-8月国产冻猪肉供需双增,在国产鲜品价格略高且进口冻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国产冻猪肉价格有上涨可能,但幅度或有限;9-12月份冻猪肉需求或不及预期,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不乏有下降风险。总体来看,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国产冻猪肉价格或同比下降,年内交易活跃度低于2024年。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卓创资讯、同花顺期货通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何聆溪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