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房县畜牧业却一片热火朝天。为夺取首季“开门红”,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聚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目标,打出技术赋能、项目攻坚、政策激励、安全防控和产业升级五大核心“组合拳”,以绿色发展为服务“支点建设”展现畜牧担当。
技术“沉下去”,生产“提上来”
“羔羊成活率从80%提高到90%,多亏了技术员手把手教!”青峰镇养殖户代艳感慨道。开春以来,该县组织百名技术骨干深入194个规模养殖场和21养殖专业村,开展“包村包户”“一对一”技术指导,解决畜禽弱仔护理、免疫程序、饲料配比和疾病诊治等技术难题,确保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项目“加速跑”,产业“强筋骨”
在湖北堆金山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紧张进行生猪屠宰场升级改造施工,预计8月底将建成年屠宰量15万头的省级标准化A类屠宰企业。2025年,房县以总投资5.7亿元的县域养殖场建设、县级动物实验室能力提升及防控冷链体系建设等9个重点畜牧项目为抓手,全力打造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政策“添底气”,农户“干劲足”
走进红塔镇农梦养殖家庭农场,新引进的80头西门塔尔牛正悠闲进食。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2024年县政府投入畜牧产业链奖补资金800万元,巩固发展生猪、禽蛋、肉牛、肉羊全产业链条,直接拉动牧业经济增长8%,惠及养殖专业村11个、养殖主体40家。“有了补贴和技术兜底,我今年又扩建鸡舍1栋,准备3月中旬蛋鸡补栏9万羽。”化龙镇堰阳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业主徐秀丽信心满满。
防控“织密网”,畜品“保安全”
“消毒做不好,一切等于零!”在红塔镇神龙万燊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对运猪车辆严格消毒。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通过督导养殖场、农户开展圈舍消杀,筑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第一道屏障”。提前谋划春季畜禽强制免疫,做好疫苗储备、物资发放等准备工作,引导规模养殖场进行“先打后补”备案申报。同时组织开展检疫监督“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严把“饲养-出栏-运输-屠宰”四道关口,加大“瘦肉精”“喹诺酮”等违禁品筛查,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粪污“资源化”,发展“破难题”
结合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指导规模养殖场规范建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对全县101家粪污处理设施不达标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提档升级和养殖环境改造,在全县5个乡镇8个村建设种养结合粪肥还田示范点,为畜牧生产注入更多“绿动能”。同时,该县建成年处理30万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现收集、转运、处理全流程可追溯。“现在养殖风险低了,我们敢放手干了!”养殖户纷纷点赞。
近日,房县各乡镇捷报频传——沙河乡沈老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补栏800头、红塔镇武当农夫引种能繁母猪400头、白鹤镇大肥羊养殖家庭农场引种能繁母羊220只、门古寺镇垚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蛋鸡补栏5万羽……截至2月底,全县猪牛羊禽引种补栏分别达1.8万头、0.35万头、6万只、40万羽,这场“开门红”攻坚战成效初显,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