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设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3月22日,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设施农业装备分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暨2025中国设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在驻马店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5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的配套活动,本次论坛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订单赋能”为主题,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设施农业装备分会主办,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咨询中心承办。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洪暹国,设施农业装备分会会长、中国农机院副总经理赵博,设施农业装备分会秘书长、中国农机院规划咨询中心主任吴鸿欣出席本次会议,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机院规划咨询中心科创部部长刘洋主持会议。

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徐振兴、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周长吉、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高级工程师李凯、多乐田(深圳)奈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崇豪、京鹍(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彬、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总商务官吕亮明、软云工联数据(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海生等 9 家企业代表受邀参加论坛,近百位行业大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设施农业装备产业的未来发展。

洪暹国表示,当前全球农业生产已形成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共识,我国设施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保护及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凝聚行业共识,深化协同创新,共促设施农业行业高质量发展。赵博回顾了分会2024年以“科技赋能、运营支撑、金融助力”为导向的“五个一工程”工作成果,2025年将持续深化,推动设施农业产业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徐振兴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思路措施”为题,系统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设施宜机化改造、加速装备电动化转型、推广轻简化作业模式、深化智能化技术融合”的“五化”措施。

周长吉聚焦云南设施园艺调研成果,通过《七彩云南·多样设施》的主题分享,从云南周年温度变化、设施种植主要品类到温室大棚类型,层层剖析不同温室结构对不同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享,展示了云南地区多种多样的大棚、平顶棚、塑料温室及通风技术,为与会企业创新技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凯以《北京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经验与启示》为题,分享了北京市在大棚蔬菜、温室蔬菜、温室草莓等生产中探索出的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集成技术,明确了“以棚适机、以艺适机、机械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案例分享环节,吴崇豪介绍了LED光源在现代设施农业中的革新应用;郭彬分享了工厂化农业设施装备研发制造和农业园区种植与运营的成功经验;吕亮明介绍了植入AI作物模型的温室控制器——温室管家UniPilot,展示了AI模型在种植领域的创新应用;叶海生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技术及农机产品二维码标准,为全国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小快轻准”的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

吴鸿欣秘书长为设施农业装备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振兴、周长吉、李凯颁发聘书;为分会副会长单位多乐田(深圳)奈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鹍(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软云工联数据(上海)有限公司颁发证书。

发布环节,分会联合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全球首发了基于丰码独创的UniGro模型群驱动的温室设备全控制的智能决策产品“温室管家UniPilot”;联合京鹍(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设施番茄产业链全过程增值服务》;联合多乐田(深圳)奈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植物工厂技术提升行动计划”,并推出投建运营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联合软云工联数据(上海)有限公司发布了“农机装备研发智造公共服务平台”会员企业尊享服务礼包;推出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设施农业装备分会综合服务包。

大会总结

本次“2025中国设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在“政、产、学、研、用、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多方探讨,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了设施农业技术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邀嘉宾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为设施农业产业领域的对接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能够为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待下次再相聚。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工业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