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至17日,经过前期缜密侦查、周密部署,农业农村部调配浙江省渔政执法力量,在北纬35度至26度30分海域,同步开展打击海洋伏季休渔期非法捕捞联合执法行动。此次行动一举抓获涉嫌非法捕捞船舶45艘、涉案人员520人,查获渔获物8.72万余箱、约1526吨。这是近年来单次行动破获的涉及非法渔船、涉案人员、违禁渔获物数量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特大要案。
此次案例只是众多“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中国渔政亮剑”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48.6万人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3万艘,查办违法违规案件6.4万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案件2580起。
“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自2017年实施以来,已经连续开展9年,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关键环节,渔区渔业生产秩序持续向好,重大涉渔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目前已成为全国渔业领域最具标志性、号召力、影响力的执法行动。
2025年3月27日,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部署“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中国渔政亮剑2025”主要包括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执法、海洋伏季休渔、黄河等内陆重点水域休禁渔、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打击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渔法、规范鳗苗捕捞、履行港口国措施协定、水产养殖、涉外渔业、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等十个具体专项执法行动。
落实休禁渔制度 坚定开展休禁渔执法
2025年4月1日12时,我国黄河宁夏段以下水域进入为期四个月的休禁渔期。当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5”黄河休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实行黄河休禁渔制度,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沿黄甘肃、陕西、山东等省也同步启动了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黄河休禁渔期间,全省将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聚焦省际市际交界、河海交汇等重点水域,坚持水陆并举,严格非法捕捞、销售等全链条监管,严打涉渔“三无”船舶、“绝户网”、“电毒炸”等严重违法行为。
近年来,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提升渔业效益,休禁渔制度在我国持续实施。不仅是黄河等内陆重点水域休禁渔监管持续强化,长江十年禁渔和海洋伏季休渔也在坚定落实。去年,各长江流域沿岸省份强化暗查暗访和挂牌督办,严打“电毒炸”、违规垂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查办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同比下降25%、48%,禁渔秩序持续向好。
自1995年以来实施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对保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洋伏季休渔执法行动中,沿海各地强化港内监管和海上巡查,盯紧异地休渔船舶,规范管理特殊经济品种和4种作业类型专项捕捞渔船。秩序评估显示,伏季休渔态势总体平稳向好,违法活动明显减少。据部分沿海省份第三方评估,超过90%的受访者对伏季休渔工作感到满意。
整治非法渔业活动 维护水上渔业秩序
我国是渔业大国,维护水上渔业秩序至关重要。整治涉渔“三无”船舶、打击电鱼行为、规范鳗苗捕捞管理、保障水产养殖业生物安全和质量安全、保障涉外渔业安全成为“中国渔政亮剑”专项执法行动的重要内容。
涉渔“三无”船舶是非法捕捞活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盯住船舶修造、拆解、标识、检验四个环节,从源头掐断“三无”船舶的生产渠道。
2024年,各地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对涉渔“三无”船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累计组织开展涉渔“三无”船舶集中公开拆解销毁活动1816次。同时,各地渔政执法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深挖细查非法捕捞线索及链条,依法取缔众多非法制造、销售电鱼器具的黑窝点、黑作坊。沿海各地深化与公安、海警等合作,加强海上渔船动态监测,严厉打击越界捕捞等违法行为。
此外,为了提升渔业本质安全水平,各地持续加强渔船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压实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船东船长主体责任。在水产养殖方面,各地进一步强化对水产养殖场、苗种场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投入品、生产销售不合格水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强化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深化协同治理 提升执法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涉渔违法违规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对地域间、部门间联合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2024年7月25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有关部门根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通报的线索,对“冀某渔06857”和“冀某渔06858”开展执法检查。发现该船通过拆卸、屏蔽北斗和AIS等方式逃避监管,擅自将该两艘船舶从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转移至江苏省响水县灌河港。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船舶经营人和船长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此案中,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协调指导浙江、河北两地有关单位,充分运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深化执法合作,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为加强省际执法协作,强化异地休渔渔船监管。
2024年以来,我国沿海11个省级渔政执法机构签订渔政执法共管协作机制,组织各地广泛开展交叉、联动执法,互查互检、互学互促。同时,举办三期全国及长江流域渔政执法骨干人员能力提升活动,受训人员超过1.3万人。联合中国海警局等涉海部门,发布《渔业行政违法行为名称规范》规范涉渔案件办理,召开海上执法工作会议,构建海上综合治理模式。督促指导沿长江省(市)落实交界水域联合执法合作协议,畅通协同执法渠道。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中,要继续深化与公安、市场监管、海警等部门执法协作,畅通信息共享、情报互通渠道,提高渔业综合执法治理效能。用好案卷评议、典型案例发布、实战演训等有效措施,指导地方提升渔政执法装备现代化水平和非法捕捞“技防”能力,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渔政执法办案平台,提升一线人员执法办案能力。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农民日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