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鹤峰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以政治责任为引领,科学统筹县域资源优势,构建稳产保供长效机制,全年实现生猪出栏18.84万头,同比增长4.65%,增速位居全州首位。
1政策精准滴灌 释放生猪产能
上门“送”服务
坚持“部门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企业“少跑路、不跑路”的服务承诺。2024年全县新增生猪规模养殖场2家、专业养殖户32家,为29家养殖户上门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为58家养殖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
上门“送”政策
利用春防全面入户机会,宣传落实政策性保险与补贴资金。严格执行《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生猪保险工作的通知》(鄂财金发〔2024〕2号)文件要求,2024年育肥猪参保2.7万头、能繁母猪参保7000余头。
2产业转型赋能 提升养殖效能
项目资金助推升级
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畜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3万元,强化项目资金引导作用,通过“以奖代补”模式支持,为鹤峰长新、鑫翔源等生猪养殖规模场购置智能化粪污处理设备,推动下坪乡卢泽平生猪养殖场等专业户完成栏舍改造升级,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0%。
循环集群初具规模
争取农业面源污染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广种养循环技术,在太平镇、走马镇打造猪-沼-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有机肥厂2家,年处理粪污10万吨,产出有机肥4万吨,辐射生态茶园2万亩,形成养种植循环模式。带动太平和走马镇生猪养殖规模场(专业户)50余户,新增生猪出栏8000头。
价格回暖激发动能
受供需关系改善驱动,生猪价格从2024年一季度初的6.5元/斤回升至7.9元/斤,涨幅达21.54%,养殖利润空间扩大。鑫翔源、大兴行等万头生猪规模场存栏满载,在走马镇新增设计存栏8000头生猪规模养殖场1家,生猪新增存栏同比增长10%。
成本管控降本增效
推动本地饲料产能提升,产量同比增长18%,本地化供应率提高至25%,物流成本降低12个百分点,综合生产成本压缩10%以上。
3疫病防控筑堤 守护生猪安全
构建全域免疫防护网络
为提升畜禽抗疫病能力,降低畜禽因疫病死亡风险,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紧盯月月补针的免疫防护措施,实现动物免疫全覆盖,做到了应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9.8%;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率100%。
强化全链条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县—乡—村”三级疫病监测网络,常态化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全年共计完成非洲猪瘟血清样本检测11836份,重点环节、区域等环境样本监测1747份,监测覆盖率100%;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下一步,鹤峰县将利用宜来高速、沿江高铁贯通契机,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三大方向,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推广智慧养殖管理系统应用,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技术服务水平,力争2025年生猪出栏达19.69万头,增长率4.5%,为全州生猪稳产保供贡献鹤峰力量。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鹤峰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